澎湃新闻记者从杨思禄将军亲友处获悉,开国少将、原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原顾问杨思禄同志于2020年11月18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4岁。
据中国军网提供简历显示,杨思禄,江西于都人,1916年出生,1933年入党,同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后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期间,杨思禄任排长、代连长、副营长、营政治教导员、营长、团长。解放战争时期,杨思禄任旅长、副司令员、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思禄任航校参谋长、副校长,航空兵师师长,航校校长,副军长,军长,兰空副司令员,福空司令员,空军顾问。他于1987年3月离休。
杨思禄于1955年被授予空军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中国军网这样介绍杨思禄将军:在经历过长征的将军中,有一位当年的“红小鬼”,从怕敌机、恨敌机到想驾驶飞机,继而参与新中国人民空军的组建,不但亲手放飞一批批雏鹰,还学习飞行改装多型喷气式飞机,成为老红军中为数不多的能开超音速战斗机的飞行员。
杨思禄的女儿杨争著有《轻声细诉》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回顾了父亲的革命生涯。
1933年12月,敌人以三个师的兵力,向少共国际师发动进攻。战斗快结束时,临败的敌人突然派飞机向红军阵地疯狂轰炸、扫射,顷刻之间,伤亡一百多人。轰炸中,少共国际师师长吴高群头部和腰部受重伤牺牲。
1934年4月27日,江西广昌保卫战中,杨思禄和战友刚上战场就遭到敌机狂轰滥炸,前面的连队还没有进入阵地,就被炸死炸伤好几十人。仗还没打,一下子就在眼皮底下炸死了那么多战友。能不刻骨铭心?能不痛恨敌机?深怀仇恨,他毫不畏惧拿着梭镖跟敌人干,竟还缴获一支枪。
1934年10月17日,杨思禄告别自己的家乡渡过于都河,开始了长征之路,最终踏上抗日救国道路。
1939年秋,杨思禄和抗大毕业的一批学员一起,到中央组织部报到等待分配工作,那天正好赶上日本鬼子的飞机轰炸延安。他的一个战友叫杨兴财,是在江西于都同他一起参加少共国际师的小伙伴,又共同经历长征,转战南北,那么多的枪林弹雨都没能击倒他,可那天却在日军飞机的轰炸下牺牲了。杨思禄回忆时,表情中、眼神里仍然流露着丝丝痛惜,那些被敌机炸死的年轻战友一定在他心中烙下深深创伤。
一个小红军的彻骨痛恨,其实紧连着我们党的战略远见。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我党就千方百计地培养储备航空人才,以至有了第一个航校,为新中国人民空军正式建立做了长期准备。
“在陆军基础上建设空军”。远在重庆刚忙完收编国民党俘虏,已是师长正在二野司令部等待分配工作的杨思禄,奉命调入空军。33岁的杨思禄从此与人民空军结下不解之缘,也打开了梦寐以求的“天窗”。
进入航校担任参谋长后,杨思禄心想,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管好部队,作为一名参谋长,必须尽快熟悉与掌握飞行技术,逐步由外行变为内行。于是,放牛出身、文化程度不高的他主动要求学习飞行。经过严格体验,上级批准了他的请求。
回忆可以三言两语,登天委实千难万险。红军不怕“登天”难!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和训练,他终于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一名内行的飞行指挥员。
学习结束后,杨思禄调任空军航空兵某师师长。时值抗美援朝,由于前方飞行人员战斗减员,杨思禄所在师抽调大批飞行员补充到前线兄弟部队。敢于问天、顺利登天的他,和部队一起站上了战场制高点。
1954年,杨思禄调任十一航校校长,多年来,他一直以十一航校为荣。作为第一任校长,他是从第一块砖干起来的……更为重要的是,不但他个人先后完成多型新式飞机的改装,成为为数不多的老红军中能开超音速战斗机的飞行员,而且航校为空军培养一大批合格的飞行员,任内没有发生一起严重飞行事故,成为当时空军航校工作的典范。
1961年,杨思禄晋升少将军衔。也是这一年,任军长的他带领高炮部队击落一架敌机。从“红小鬼”到“飞将军”,总有一种力量如影随形,那就是长征精神,映照今日。
还是在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中,杨思禄语重心长地说:“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希望年轻人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听党的话,听习主席的话,好好生活,好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