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次更加隐蔽,AI财经社记者调查发现,小步普涨、区域试点成为这次涨价的特点。有了上一次涨价失败的教训,海底捞这次低调潜行,尽量避免触动消费者敏感的神经。
这次涨价是在试探消费者的反应?还是为下一步大幅涨价做预演?但海底捞业绩的增长,显然不能只押宝在涨价这一条路上。
试探性涨价?
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常去海底捞的李女士,就意外发现了海底捞涨价的“秘密”。
据李女士提供的两份账单显示,距10月中旬仅一个多月,海底捞厦门集美万达店的部分菜品价格上涨1—3元不等。
其中,雪花猪肉片价格从22元变为24元,现炸酥肉则从20元上涨为22元,即便是自选饮料和自选调料也分别上涨1元至4.5元、5.5元。
就此,AI财经社记者致电厦门集美万达店,工作人员回应称:“11月初,总部进行过一次区域调整,价格上涨几乎涉及大部分菜品。”而对自选小料以及饮料价格上涨的事实,工作人员也坦诚这是总部的决定,门店无能无力。至于价格调整所涉及的门店范围,店员透露称只是针对部分门店。
无独有偶,安徽滁州的王先生也表示,自己在海底捞滁州二店消费的半份捞派脆脆毛肚的价格从36元上涨至39元,半份招牌虾滑也从32元上涨至34元。与此同时,半份精品肥牛的价格也从35元上涨至38元,炸豆衣卷更是从28元上涨至29元。
类似现象也出现在南京新百A座、宁波中山路海底捞门店。而相比菜品价格上调,大部分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海底捞相应的服务并没有提升,价值感明显不足。
AI财经社记者实地走访北京三里屯SOHO以及复兴国际中心海底捞门店,但店员均回应称价格并未调整。
“报复性”涨价被迫取消
海底捞门店价格上调已经并非首次,但今年“报复性”涨价却遭到了消费者的激烈反对。
今年4月正值疫情,海底捞就因“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饭7元钱”被骂上了热搜。但紧随其后,海底捞发布了道歉声明,宣布价格已恢复如前,菜品份量也并未发生变化。同时,海底捞就门店菜品价格不一也进行了说明,考虑到门店综合运营成本、消费水平和市场环境等因素,菜品价格才会出现一定差异。
餐饮连锁专家王冬明向AI财经社分析道,“米饭其实是一个标品,价格透明度高,一份米饭售价7元,消费者吐槽,这其实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