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快消品市场上,人造肉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热潮,吊足了市场的“胃口”。
热闹背后也不时有负面信息传来。“人造肉就是噱头”“这是场资本游戏”“人造肉终究是小众商品”等不看好的声音不绝于耳。这不禁让人想问,是什么驱动了人造肉的快速发展?
争议声中,人造肉企业布局入场已是一场“急行军”。
中外企业“加速度”入局
当前人造肉市场在中国呈爆发趋势。欧睿国际称,2014年到2018年包括人造肉的中国素食市场规模增长达33.5%,预计到2023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达119亿美元。
今年5月,主营“工业味精”纤维素醚素的山东赫达宣布成立子公司,进军人造肉领域;食用菌企业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月宣布对人造肉研发企业未食达增资1400万元,共同研发以食用菌菇蛋白为植物基的“人造肉”餐食产品;一直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双塔集团11月推出九款豌豆蛋白植物肉系列产品,正式切入植物蛋白肉终端市场;10月21日,德克士选择和本土植物肉企业星期零合作在全国2600家门店推出新品植物肉汉堡……
多家国外餐饮食品企业或在国内布局或推出相关产品:美国嘉吉公司于7月在中国市场推出植物肉品牌“植启”,包含植物鸡肉块和植物牛肉饼两款产品;美国人造肉巨头BeyondMeat9月宣布将在浙江嘉兴建设两家工厂,预计在几个月内开始试产,并在2021年年初开始全面生产;12月,全球食品饮料巨头雀巢杀入中国人造肉市场,正式发布嘉植肴品牌,同时其在亚洲的第一条植物基生产线也在天津正式完工并投入生产运营,优先为餐饮行业提供嘉植肴植物基产品解决方案。
发布会上,雀巢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士德表示,今年5月,雀巢宣布在天津投资建设的植物基产品线正是雀巢长期投资中国市场决心的最佳体现,我们期望推动中国成为植物基发展的前沿阵地。
多方共振助推行业发展
根据《人造肉分类与命名分析及规范建议》,人造肉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植物蛋白为原料制备的人造肉(植物基人造肉);另一类是以细胞为原料制备的人造肉。
受限于市场接受度、研发成本高等因素,目前植物基人造肉的发展更为可观。相比国外,中国人造肉市场方兴未艾,背后是多方因素共振的结果。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孙忠超博士对国际商报表示,人造肉的发展主要是基于四方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