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学者》12月24日文章,原题:拜登应如何与中国打交道? 人们普遍认为拜登政府的对华战略有别于特朗普政府。他仍将视中国为主要竞争对手,但与北京打交道的方式肯定不会像特朗普那样刻薄随意,会更连贯和有分寸。拜登承诺重建美国与志同道合国家的同盟,迫使中国做出改变。他还将抛弃特朗普的简单交易性盘算,试图掌控中国的良好行为。但若其雄心仍是要发起施压运动以获得中国让步,那他将面临许多棘手挑战。
首先,构筑反华同盟绝非易事。特朗普当政时,美国在多边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受损,不是轻易能修复的。在重返或巩固多边体系问题上,拜登能否获得足够的两党支持,尚不得而知。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如数据隐私法规,美国和欧盟分歧很深。而在经贸方面,澳日韩等国则认为,中国是个非常有利的合作伙伴。
拜登可能专注于国内问题,这也会影响重建同盟。同时,中国采取先发制人的有力措施来提升自己在多边体系中的地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等努力,都帮助中国确立在多边体系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最后,在不触及强硬问题的事务上,中国显得更加温和,如在气候变化倡议、核不扩散等问题上的合作。而在治国理政、领土统一等问题上,中国不可能屈服于国际压力,哪怕是(西方)集中施压。
值得庆幸的是,在一些领域中美有明显的共同利益,比如气候变化和抗击疫情。在减少贸易不平衡、提高市场准入等问题上,美方也与中国长远利益一致。因此,拜登可能采取的策略不是对华施压,迫使中国接受其认为不公正、不公平和胁迫性的规则;而是进行说服、引导和帮助。
一个很好的例子是金融市场开放问题。中国决心改革开放金融领域。为此需引入国外竞争和专业知识来改革。由于北京倾向于渐进式改革,所以美国领导层要有耐心,为有序进入市场提供保证。
同样,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2019年中国知识产权局共收到140万件专利申请,是美国专利申请量的两倍多。但由于优化申请程序和提高专利质量的法规变化,与上一年相比仍下降10.8%。这表明,中国知道保护知识产权关系重大。但法规改变需要时间和巨大努力。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可以成为受欢迎的合作伙伴,为中国提供技术专长和参考框架,而不是试图采取强制手段压服中国。
美中密不可分,“竞合”是有可能的。在许多共同利益领域,美国应以务实的外交态度,表明其目标如何与中国国家利益一致,而不是施压胁迫。同时美国应认识到,美中之间总是存在深刻、根本性分歧。与中国彻底决裂和“冷战”固然是一种可能,但更好的选择是和平互利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