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新闻 >

让大家的生活又一次被不确定性笼罩

条评论

让大家的生活又一次被不确定性笼罩

 (图片来源:pixabay)
(图片来源:pixabay)

  形势尚不明朗的冬季疫情,让大家的生活又一次被不确定性笼罩。

  截至1月14日,本土现有确诊病例已超过1000例,12日至14日连续三天,新增本土确诊人数都超过了一百,河北更是出现了八个月以来第一例死亡病例。除了情况最严重的河北省,黑龙江等地也发生了小范围的疫情爆发。没几个人能继续保持事不关己的态度、对着流调里的只言片语编排“人生实苦”的故事了。许多人开始暗搓搓地考虑权衡,春节究竟要不要回老家?

  在过去的一周里,河北省特别是石家庄的确诊病例增速未见明显放缓,新增病例依然高度集中在藁城区。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目前公布的病例中,有相当多是经过好几次检测才测出阳性结果。个体差异、检测误差不容忽视,但这轮疫情的隐蔽性之强,又一次得到了印证。1月15日,吉林通报的一个情况也值得关注:一名由黑龙江输入的无症状感染者,已经导致吉林省三市19人感染。更隐蔽的病毒,却依然有“超级传播”的潜力,这是不能不让人警惕的。

  不过近几天最“抢戏”的疫情新闻主角,大概要数三盒雪糕。天津当地媒体报道,津南区疾控部门在大桥道食品有限公司1月12日、13日送检的三个雪糕样本中,测出了新冠病毒阳性的结果。天津今年来没有本土病例,远不是这轮疫情的“中心”,但吸引了不亚于石家庄的关注。有网友开玩笑说,雪糕“确诊”了。

  冷链食品早就被列入了重点关注对象,但为何雪糕“确诊”显得不寻常?过去一段时间,大家的注意力更多放在进口海鲜上,而大桥道是天津本地糕点品牌,元宵节去大桥道排队是不少天津人的传统仪式。本地产品出状况,或多或少超出了人们的心理预期,况且乳制品中发现病毒,国内还没有先例。更让人担忧的是,同批次的涉疫雪糕有65箱共计390盒已经流入本地市场,1812箱发售至外省。除了病毒溯源之外,“锁定”和处理这些卖出去的产品,想必也得耗费不少资源和精力。不过恐慌也大可不必,据专家说,只要消毒、防护到位,独立包装保存,人通过冷冻食品感染新冠的几率是很低的。

  讲句公道话,天津的防疫工作做得算是比较细致的。大桥道虽然不是进口品牌,但也许是使用了进口原料的缘故,也被纳入了检测范围,不然也不会被“揪出来”。在样品送检之前几日,接触货品的工作人员按规定做了定期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目前的调查结果是,涉疫的这批产品使用了新西兰奶粉和乌克兰乳清粉,在乌克兰乳清粉样本中,疾控部门检测出了新冠病毒阳性。但目前“阳性”雪糕还是很令人困惑。神秘的病毒是怎么附着在以往认知中病毒并不特别“青睐”的乳制品中的?究竟哪个环节出了岔子?搞清楚这些问题,不是为了苛责任何人或企业。“阳性”雪糕或许透露了一些以往人们不够关注的风险点。如果能从出现的新情况中总结教益、采取更前置的预防措施,人们就多一点安心。

  说回河北、黑龙江等地的局部病毒流行。目前为止,两地疫情的源头都还没有完全确定,不过专家找到了一些初步线索,都指向了境外输入的病毒。河北的疫情被认为由机场输入的可能性较大,病例集中的那几个村庄,离机场都不太远。黑龙江望奎县的疫情病毒毒株,与去年底大连流行的病毒毒株100%同源,而后者源自俄罗斯籍货轮上的冷冻散货。

  看出点什么来没?类似口岸、进口冷链这样的敏感地带即便受到持续紧盯,离万无一失也有很大的距离。要扎牢防疫的网,在这些地带再怎么谨慎细致恐怕都是不为过的。况且,病毒一如既往地善于钻“盲点”,比如相对薄弱的农村防疫体系、比如进口冷冻海鲜之外相对不那么惹人瞩目的“栖身之处”,从而制造惹人紧张的新状况。甚至可能附带着暴露某些基层治理的短板,比如邢台部分由学校仓促改成的隔离点,一度陷入管理混乱的境地。这些都是特别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得益于前期的经验和准备,我们面对接二连三的新状况时,能总体掌控住态势。但新状况带给我们的“讯息”也不容忽视。面对无孔不入的病毒,查漏补缺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必备的功课。

  我们的政府和社会又一次展现出了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应急水平。1月11日开始,石家庄藁城区涉疫的12个村庄两万居民,陆续转移、实行异地集中隔离。石家庄于13日火速开建新的隔离点,24小时连轴转,让人自然联想到去年的火神山、雷神山。众多网友再一次做起了“云监工”,但又不禁表示,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了。

  我也希望、并相信这是最后一次。前提是,我们能保持应对新挑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