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新闻 >

北京PM2.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30+”

条评论

北京PM2.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30+”

昨日,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20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2.6微克/立方米,下降了52.9%。

  2020年,北京市累计优良天数276天,占比达到75.4%,比2015年增加90天;其中,一级优106天,比2015年增加54天。重污染10天,比2015年减少36天,重污染发生频率、峰值浓度、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

2020年9月17日,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东二环车流通畅,一列火车缓缓驶向北京站。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宁 
2020年9月17日,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东二环车流通畅,一列火车缓缓驶向北京站。摄影/新京报记者 吴宁 

  PM2.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30+”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于建华介绍,“十三五”时期是迄今为止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的五年。经过全市共同努力、区域协同,空气质量改善取得标志性、历史性突破。

  2020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首次实现“30+”,为38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2.6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保持最优,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其中,密云、怀柔、延庆、门头沟、平谷、昌平、房山、顺义等8个区率先实现达标,占全市域面积的近80%。

  除了PM2.5,其他三项主要污染物均稳定达标。2020年,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在2019年首次达标后继续下降,分别为57、2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4微克/立方米,稳定达标并连续四年保持个位数,与世界发达国家大城市水平基本相当。

  全市实现工业企业基本无燃煤

  “十三五”时期,北京全市优质能源比重由2015年的86.3%提高到2020年的98.1%。市发改委一级巡视员王英建介绍,据专业研究机构分析,近二十多年来,压煤措施对二氧化硫减排量贡献占八成以上(84%)、对PM2.5直接减排量贡献占五成以上(54%)。

  王英建表示,全面建成四大热电中心,淘汰燃煤机组272.5万千瓦,新增燃气机组724.2万千瓦,实现本地电力生产清洁化。“十三五”时期,压减燃煤占全市煤炭高峰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同时,北京完成约3万蒸吨燃煤锅炉改造,实施民用散煤清洁替代,基本实现全市平原地区“无煤化”。

  市经信局大力推进工业燃煤设施清洁能源改造。市经信局二级巡视员任世强表示,除了两家用于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水泥企业因工艺需要使用燃煤外,全市实现工业企业基本无燃煤。

    推广清洁能源

  “煤改气”推动天然气消费量增长3成

  在大力压减燃煤使用量的同时,北京在力推清洁能源。王英建介绍,城乡供电能力持续提升,增加外受电通道,输电能力从1700万千瓦增加到3100万千瓦,全市供电可靠率99.995%。多源多向燃气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天然气管线达2.8万公里,天然气消费量从2015年的145亿立方米增长到2020年的190亿立方米,增加了31%,有力地支撑了“煤改气”。清洁供热规模不断扩大,北京构建“集中供热+区域热网”清洁供热体系,全市城镇地区供热面积达到8.95亿平方米,基本实现清洁供热。

  可再生能源应用总量已经超额完成“十三五”预期目标。据了解,北京出台鼓励热泵、太阳能利用的支持政策,光伏、热泵开发利用规模分别达到51万千瓦和5915万平方米,风能、生物质能装机规模分别达到19万千瓦和37万千瓦。初步测算,2020年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总量超过600万吨标准煤,占比超过8%以上。

  车辆结构也在绿色优化,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北京实施新车国六(B)排放标准,发展新能源汽车,疏堵结合累计淘汰老旧机动车109.1万辆,推广新能源车40.1万辆,国五及以上排放标准机动车占比超过60%,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已经累计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2.5万个、换电站140余座,基本形成小于5公里服务半径充电网络。

  疏解非首都功能

  累计退出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2154家

  北京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2016年到2020年,全市累计淘汰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2154家,阶段性完成了一般制造业集中退出工作。完成1.2万家“散乱污”企业分类整治和动态清零,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

  “退出企业主要集中在建材、机械制造、金属制品、木制品加工等行业。”任世强介绍,北京修订并严格落实《北京市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完成了化学农药生产、化学原料药生产、有机溶剂型涂料生产等污染较高行业和生产工艺淘汰退出工作。北京全面开展工业大院治理工作,“十三五”时期,全市共清理整治工业大院236个,基本完成清理整治工作。

  “北京成为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新增城市绿地3600公顷,新建城市休闲公园190处、小微绿地和口袋公园460处。平原森林面积达到245万亩,平原绿网格局基本形成。”王英建称,北京还在大力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实施太行山绿化三期工程,首都山区绿色生态屏障进一步夯实。

  展望“十四五”

  坚持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治理

  “当前,北京市空气质量虽有明显改善,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容量,北京市大气治理成效还不稳固。”于建华说,下一步,北京市将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坚持PM2.5和臭氧(O3)污染治理相协同、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协同、本地治污和区域共治相协同,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一微克”行动和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推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北京还将在加强韧性发展方面,强化能源系统综合保障能力,建设坚强智慧城市电网,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推进电气化发展,完善天然气管网体系,加快储气设施建设。

  “北京将落实可再生能源优先理念,推进光伏、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规模化应用,实现与城市建筑、基础设施、现代农业设施、矿山修复治理的融合发展,进一步突破氢能、超低能耗等技术应用。”王英建表示,北京将推动城市副中心、大兴机场及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功能区创建绿色能源示范区,构建以光伏发电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体系,为实现碳达峰、扎实开展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