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新闻 >

为什么中段反导拦截技术如此重要?

条评论

为什么中段反导拦截技术如此重要?

2月4日深夜,中国国防部公布了一则消息:中国在境内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达到预期目的。有些网友甚至拍到了“夜空中最亮的星”这一幕。

巧的是,就在同一天,美国“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高调炒作并蓄意制造紧张气氛。一些外媒又将中方正常开展的军事试验视作“对准美国”,并借机炒作中国军备扩张。

国防部在发布消息的同时也声明:该试验是防御性的,不针对任何国家。

为什么中段反导拦截技术如此重要?用国防专家的话说:反导是战略防御的坚盾,是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有与没有,完全不同。

中国已多次实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此前在2010年、2013年、2018年都进行过。尽管如此,“陆基中段反导拦截”仍然是个挺专业的术语,岛叔可以再解释一下。

一般说来,弹道导弹飞行分为3个阶段:当导弹从发射架发射到飞出大气层之前,称为“上升段”;之后,导弹飞出大气层并飞向目标,这是“飞行中段”;重返大气层后,导弹到达目标区域上方并命中目标,这是“重返大气层阶段”,或称“末段”。

陆基中段反导示意图(图源:《中国航天报》)

3种飞行阶段,对应3种拦截方式。但在导弹飞行中段进行拦截,能大大降低导弹杀伤性,可行性也是最高的。

中国多次开展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足见这一技术的战略意义。

回到上世纪60年代初的冷战时期。当时美苏用上万枚装有核弹头的导弹指向对方,一旦擦枪走火,“石器时代”的降临不是夸张。为求自保,苏联开发了“橡皮套鞋”式反导系统拦截弹道导弹。但囿于技术限制,性能和准度都不理想。

苏联想到一个办法:将核弹头置于拦截弹上,只要雷达提供导弹的粗略飞行轨迹,“橡皮套鞋”就能将敌方导弹淹没在核弹头的杀伤范围内。

这一招让美国坐立难安。美国立即开始反导技术研发,并加紧综合核打击能力建设,迫使苏联承压并回到谈判桌前。最终双方达成协定,可各建反导系统,或用来防御首都,或用于防御重要核武基地。这一协定使双方不敢轻举妄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但里根上台后,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SDI)防御构想,试图再次建立完善、多层次的预警指挥和多手段拦截反导系统,将美国国土笼罩起来。

根据这一构想,美国将开发一系列用于预警苏联发射弹道导弹的红外卫星、追踪苏联弹道核潜艇的海洋监视卫星、为拦截提供导弹数据的雷达卫星和通讯中继卫星;美国还将开发反卫星导弹及“杀手卫星”,以便战时破坏苏联对应的卫星系统。

该计划足够宏大,却并不具有太大的可行性。但这足以迫使苏联拼命开发武器系统、大力扩充导弹数量。

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立即宣布中止“星战”计划。


里根与星战(图源:外媒)

冷战结束后,美国将星球大战计划压缩为“NMD+TMD”模式。其中,NMD指“国家导弹防御计划”,负责防卫美国本土不受弹道导弹袭击;TMD指的是“战区导弹防御计划”,保护海外美国驻军和盟友不受此类袭击。

这么看,“星战”计划俨然是美国“假戏真唱”。

事实上,从反导、防袭击的角度看,星战计划的思路具备一定合理性:第一,要想摧毁弹道导弹,就必须有足够强大的监视网络;第二,陆基拦截系统应多层次布局,低空拦截洲际导弹弹头和短程导弹,中高空拦截洲际导弹和中远程导弹弹头;此外,未来应努力开发摧毁敌方上升段飞行中导弹的能力。

如今美国将限制开发反导能力的条约弃之脑后。美国现在的反导预警卫星网络虽然不如“星战”计划要求的那么“高大上”,但基本够用。脱胎于星战陆基/海基拦截系统的“NMD+TMD”已逐步完善,机载激光武器系统也初步成功拦截了上千公里之外的上升段弹道导弹。

从国际背景的角度,更能理解中国为何如此重视反导技术。

几年前,韩国引入美国“萨德”系统,专司中高空导弹拦截。周边大国之所以对此反应激烈,是因为韩国此举使之成为美国“战区导弹防御计划”(TMD)的核心一环。“萨德”系统的雷达是美国全球导弹防御网络的节点之一。部署在韩国之后,当中国乃至整个东北亚发射导弹,美国便可第一时间拿到弹道数据。

近10年来,中国防空反导系统发展持续稳步推进。2010年以来,中国已4次成功进行中段反导试验。中国此项技术成熟度已达到较高水平,也可能将很快列装部队。

但是,随着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实战部署高超声速导弹及推进反导系统部署等一系列动作,中国反导面临的现实压力依然较大,还应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

在全球,美国仍是中段反导系统类型和数量最多的国家。从2004年开始,美国陆基中段反导系统(GMD)已陆续部署,并在加州和阿拉斯加部署了44枚地基拦截弹(GBI)。2017年,美国政府发布《导弹防御评估》报告称,到2023年,美国将拥有64枚该型拦截弹。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美苏限制反导条约》的核心思路:双方持剑,在均势和威慑下,双方均不会轻举妄动。若一方持剑披甲且虎视眈眈,另一方却不披挂自卫,怎能确保相安无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