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组委会同民航部门确立了“包机和临时航班为主、商业航班为辅”的航班保障原则,涉奥团组可自行组织包机或乘坐临时航班出入境,也可搭乘第一入境点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商业航班入境。
北京冬奥组委抵离中心主任张良在10日举行的一场发布会上提到以上内容。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抵离工作,是为赛事参与者抵达和离开主办国、主办城市,所提供的从机场端到住宿端“端到端”的全流程服务,是体现赛事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窗口,关系到各方对主办国、主办城市的第一印象和最终回忆。
张良表示,北京冬奥组委始终高度重视抵离工作,坚决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会同外交、民航、海关、边检等部门,共同致力于为各方提供安全、有序、高效、便捷的抵离服务。为了做好抵离工作,我们组建了机场抵离组,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整合各方资源,理顺机制,完善保障政策,统筹谋划各环节工作。
制定和优化系列抵离政策
张良表示,我们遵循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惯例,认真梳理汇总各类利益相关方需求,研究制定了各类政策,如《机场抵离服务水平》、《高峰期离返计划》等政策,并根据北京冬奥会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尽可能提升各方体验,为做好抵离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涉奥人员可通过抵离信息系统查询航班计划
张良表示,北京冬奥组委要与各利益相关方密切沟通,进一步梳理各时间节点入出境人员类别、数量、出发地、中转地、住宿地等情况。为此,已开发抵离信息系统,及时发布和更新航班计划等信息,收集抵离需求,为抵离工作提供信息支撑。
他提示各方涉奥人员,可通过抵离信息系统查询航班计划,及时填报有关信息,以便我们更精准地、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抵离服务工作。
赛时多家中外航空公司运营北京往返15个城市的临时航班
张良表示,民航部门制定了赛时临时航班“一揽子”计划。目前,已确定了多家中外航空公司在赛时运营北京往返15个城市的临时航班。民航部门还在继续协调其他中转机场和航空公司增开冬奥临时航班,鼓励涉奥团组组织包机出入境,再以商业航班为补充,能够满足各利益相关方多样化的航班需求。
涉奥团组可自行组织包机或乘坐临时航班出入境
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客运航班减少,保障涉奥人员顺利来华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张良表示,北京冬奥组委会同民航部门确立了“包机和临时航班为主、商业航班为辅”的航班保障原则,涉奥团组可自行组织包机或乘坐临时航班出入境,也可搭乘第一入境点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商业航班入境。民航部门认真梳理全球航线网络,沟通临时航班计划,协调中外航司参与冬奥会航班保障工作,扩大冬奥航班覆盖范围,切实满足涉奥人员入出境需求。
航班起飞前96小时需进行两次核酸检测
张良称,北京冬奥组委积极参与防疫手册的制定,在测试赛保障过程中也进行了检验。入境前强化远端防控,涉奥人员来华14日前每日进行健康监测,来华14日前完成全程疫苗接种。航班起飞前96小时需进行两次核酸检测,凭绿码登机。抵达首都国际机场后,需完成海关健康申报核验及体温监测,并完成核酸采样检测。
同时,在机场设置了专门入出境通道和冬奥保障专区,共同构建闭环管理机制,实现疫情防控全流程无缝衔接。积极稳妥地做好涉奥人员转运工作,有序安排人流、物流、车流,闭环转运至指定住宿地,确保涉奥人员安全抵离。
将在三个冬奥村提前办理值机和行李托运等服务
为进一步优化抵离服务,张良表示,按照防疫手册的要求,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包括来华前的每日健康监测、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抵达机场后的海关健康申报核验及体温监测、核酸采样检测等。这是安全抵离的前提,也是成功办赛的前提。
在机场端,北京冬奥组委将协调相关单位,加快通关通检效率,减少人员滞留机场时间。在住宿端,加强与其他业务领域衔接,做好入住服务,针对超规超重行李多、离返高峰期机场运行压力大的问题,协调推进值机柜台前移工作,在三个冬奥村提前办理值机和行李托运等服务。
同时,将认真分析冬奥会抵离工作特点,制定和细化各项应急预案,快速响应、协同联动,妥善解决应急突发情况,提升抵离服务水平。
测试赛期间保障出入境航班
张良提到,10月至12月,成功举办了“相约北京”系列赛事。我们梳理各方航班需求,与有关部门密切沟通,协同联动,截至12月9日,共完成入境航班71架次2402人次、出境航班57架次2084人次的保障任务,检验了赛时运行指挥体系,磨练了工作人员队伍,在应对大量人员集中抵离、跨赛区转运、极端天气影响等挑战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外,还妥善处置了运动员因伤提前回国、临时变更航班、航班中转调整等突发情况,为伤员提供周到细致的人性化服务,充分体现了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和“更团结”的奥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