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干得好,月收入十来万”的期待,到达缅甸后的李先生(化姓),却看到诈骗团伙内有人因“违规”使用手机被十来个人殴打。一路囧途翻山过江到达缅甸,经过培训后的马先生(化姓)被分配至刷单诈骗岗,负责通过社交软件“广撒网”,哄骗受害人“刷单”,然后“引流”,回国后,他感慨“至少命还在”。8月17日,记者听他们讲述了各自不堪回首的一段经历。
讲述一:看到有人因“违规”被十来个人打
“一个月工资十来万有,两三万也有,看你自己做业绩。”听到去缅甸的朋友这么说,2020年11月,对方购买了机票,李先生(化姓)从合肥出发到昆明,辗转通过“蛇头”爬山过江到达目的地。
“一人发五部手机,想着不是干什么好事情。”李先生向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回忆,当时他提出“要回家”,对方表示“要赔钱,三到五万,要看老板怎么说。”因此,回家的想法只能搁置,之后赶上疫情,“想走也走不掉。”
留在当地,李先生每天抱着手机,按照要求和客户聊天。“有人教(怎么聊),怎么带客户进来,把客户的钱一步步套进来。”李先生至今印象深刻:手机每天有人检查,曾看到有人用手机“违规”干其他事,被十来个人打,又被关进了小黑屋。
“对这行比较抵触,(他们看我)也完不成业绩。”在家里打钱后,李先生终于回家。“对高薪就业不要抱不切实际的幻想,还是要脚踏实地。”李先生和记者感慨。
比李先生早大概2个月,2020年9月,王先生(化姓)也应朋友之邀到了缅甸。和之前介绍的“高薪”、“周末双休能旅游”截然相反,李先生的任务是拿着手机“让人刷单做兼职”,完成规定的引流,“看到有人被拖到宿舍打,睡前打,睡醒了也打。”趁着过年管理松懈,李先生幸运地偷跑。在家里打了路费后,他也终于回家。
讲述二:一路囧途后被分配至刷单诈骗岗
时针再拨回 2020年7月。马先生(化姓)接到朋友电话,对方推荐一份包吃住和来回机票,轻松月入上万的工作。“就算赚不到钱,我也没损失,大不了就当去旅游了。”马先生随之开启一路囧途,下飞机后坐摩托,被送到县城的一家小旅馆,遇到了七八个和他一样的人。天一亮,一辆面包车带着一行人到了大山里。几人又在“蛇头”的带领下翻山越岭,近8个小时偷渡到了缅甸境内。
“公司”楼下有人真枪实弹把守,所有人的证件、手机进入“公司”后都被强行拿走。一开始,“公司”没有对马先生这样的新人下达具体任务量,只安排跟班学习,表示只要努力就能够赚到很多钱,如果逃跑将会“死得很惨”。实习期结束,马先生被分配到了刷单诈骗岗位的B组,负责通过社交软件“广撒网”,哄骗受害人“刷单”,然后“引流”(即诱导受害人添加老员工为好友,以便进一步实施诈骗)给A组有经验的老员工,再由他们实施诈骗。
“公司”会根据“新手”还是“熟手”给每个人下达任务,马先生每天的任务量是至少完成2起“引流”,完不成任务做至少50个深蹲或者俯卧撑,“态度不好”就会不断增加,有的会被要求做几百个,稍有不从就会遭到殴打。
“我觉得这是我们逃跑的唯一机会。”马先生听说只要业绩好,就可以享受优待:即可以由负责人带着出去逛街、吃饭、购物等,看守平时也会放松警惕。“努力工作”多月后,他和几个要好同事争取到“优待”伺机逃走。
“你们无法想象,我心里有多么激动、多么的踏实,我终于活着逃离了那个缅甸诈骗团伙的魔窟!”马先生感慨。经过隔离和处罚后,几人也回到了家乡。
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
回到家乡,马先生等人即被肥东警方抓获。面对审讯,马先生等人如实交代了在境外实施诈骗的经历。
“本以为能够一夜暴富,没想到进了魔窟,就算被警方抓获,也比在缅甸的诈骗团伙生不如死强,至少命还在,我还有洗心革面重新来过的机会。”马先生交代,在“公司”的黑板上,每天都会写每个人当天完成的业务量,也能看到发现金(多为缅币),但他根本没有机会去银行存钱或者兑换人民币往家里汇钱。面对严密的监控,就算侥幸逃离,也基本没有可能带走大量现金。他也以自己的经历,“奉劝还在境外实施诈骗的同胞尽快回国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在此,警方提示: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过上好日子。同时建议市民积极下载注册国家反电诈APP,提升反电诈意识,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