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17日24时,贵州毕节市此轮疫情现有确诊病例12例(其中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64转成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654例。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疫苗及生物制品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陆家海等多位专家建议,快速坚决、果断处置农村疫情,应注意场所消杀并善用抗原检测。
9月2日,毕节市卫生健康局报告了首例确诊病例,该病例8月31日7时从贵阳延安西路老客车站乘坐客车返回织金县家中,14时到源俊二分店吃饭。目前的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织金县牛场、马场、猫场等乡镇(街道)。
“首位病例前往的‘源俊二分店’是我们本地承办酒席的一个大酒楼,一个厅大约有几十张桌子。织金的乡镇内滥办酒席的现象非常严重,搬家、生子、结婚、满月都会办酒席。”贵州毕节市织金县居民林霖(化名)告诉健康时报记者。
一名织金县当地的医护人员在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村隔离存在困难,缺乏正确佩戴口罩的意识。
某高校公卫学院院长告诉健康时报记者,目前我国的农村疫情防控中可能存在五个方面的难点和漏洞:首先,基层卫生服务和防疫能力薄弱;第二,居民整体疫情风险和防控意识较低;第三,虽然农村居住密度低不利于疫情快速扩散,但同时由于村庄分散,管控相对需要较多人力物力,难以堵漏;第四,农村有婚丧嫁娶聚集性吃酒席的习俗,农村定期赶集是生产生活必需的,这类人员聚集性活动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提出了要求;第五,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带来疫情传入的风险。
“此轮毕节农村疫情中,明显无症状感染者偏多,这跟奥密克戎毒株的特性是相关的。目前进入秋冬季节,对于病毒来说,存活的时间更长,更容易导致隐性传播。”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疫苗及生物制品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陆家海向健康时报记者介绍,在农村地区,尤其要注意秋冬季节外出打工者返乡的问题,可能给病毒“可趁之机”。
上述公卫院长表示,贵州的农村地区突出的特点是“山高路远”,采用频繁的核酸检测并不可行,要充分利用抗原检测的优越性,但要注意自检时的有意遗漏和作假(需要监督),辅以有条件情况下的核酸。在人口密度低的地区,隔离管控和静默管理一周后疫情会得到有效控制。
对此,上述专家建议,首先,农村疫情传入后快速坚决、果断处置是关键;其次,在强化隔离管控和静默管理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抗原筛查的便捷(可以自检+村干部和志愿者监督下检测)并结合适当频次的核酸筛查,可以控制本轮疫情;第三,在常态化下,组织志愿者服务队,用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农村地区宣传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在风险研判的基础上适时控制聚集性活动规模;在聚集性活动入口或市集日,可以由乡镇和村委会组织力量,查验健康码。最后,农村地区卫生服务条件有限,需要综合发挥抗原检测的便捷、低成本和可及性,并辅以适当的核酸检测。
“城市地区的消杀工作比较及时,且多个场所都配备了洗手液、消毒液,农村在消杀问题上存在明显漏洞。村委会可以组织消杀队伍对一些场所进行定时消杀。”陆家海建议,村委会可以组织进行疫情教育,让当地居民意识到疫情的严重形势及新冠病毒隐匿传播的特性;科学界应加强流感、新冠的叠加研究,提早预防,研发出可行的防感染疫苗;农村中老年群体应及时接种加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