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7日消息(记者彭扬)“王书记,农场还招人吗?我儿子说他好几个在外地工作的同学都回来了,这也想回来呢。”
“招!农场现在就盼着小赵这样的大学生回来嘞。”
挂了电话,王国福走出村委会办公室,一抹秋阳,正好打在身上,和刚才那通电话一样,让人心头一暖。
王国福是双墩村的老支书,这两年,村里和京山农场项目达成了合作,让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庄成了湖北地区的网红打卡地,越野赛道、马术骑乘、蔬菜采摘、农耕体验……昔日的杂草地变成了公园,荒坡变成了绿地,猪圈鸭舍被改造成了文化广场。最让王国福感到开心的,是返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俯瞰双墩村里的京山农场
土坯房变小康楼
双墩村位于湖北省京山市杨集镇,距离武汉、荆门市区仅2小时车程。今年57岁的王国福,已经在这里当了22年的村支书。聊起村里这两年的变化,他连连感叹“村里以前老旧的样子完全找不到了。”
双墩村旧貌
村民们如今的住宅区——万林新村
变化从何时开始?这就要从2018年京山市政府与泰康签订战略协议说起。那两年,经过市领导和王国福等村干部的多次诚邀,泰康保险集团决定在双墩村投资兴建以现代农业为主的综合项目——京山农场。
事情的进展并不是一帆风顺。未来的规划让人憧憬,但对于祖祖辈辈守着农田生活的村民们来说,这样的改变意味着要搬离老宅子,与眼前所有熟悉的一切说再见。
除了不舍,还有质疑。京山市的农耕文化一直广受关注,这些年不乏投资商前来开发,有成功,也有失败。村民们会拿失败的案例当反面教材告诫村干部:“别人干不成的事,凭什么你就能干成?”
面对这个问题,王国福每次回答得都斩钉截铁,“项目没问题,一定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嘴上这样说着,但彼时他的心里多少也有些紧张。可以肯定的是,村民们不搬走,项目就无法进行,所有规划只能停留在纸上。
那段时间,王国福寝食难安,带着村干部不分白天晚上,挨家挨户上门谈,让村民相信他所说的“增收致富”都是真话。几个月后,一部分村民在认真了解项目情况后,慢慢接受了村里的理念,在搬迁协议上签了字。但还有一部分村民,说什么都不肯搬,认为王国福是在“瞎折腾!”
2019年初,第一批签署协议的村民陆续住进了村委会旁边的万林新村小康楼。2020年,京山农场陆续对外开放,有60多位村民在农场找到了工作,还能学习现代绿色种植养殖技术……
眼看着早签协议的村民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那些不同意搬迁的村民终于开始坐不住了,他们也陆续加入了搬迁的队伍,也在农场里找到了活儿干。没过多久,之前嚷嚷王国福“瞎折腾”的村民来到了村委会办公室,拉着王国福的手说,“感谢村干部为村里做了件大好事!”
老村民这样的转变,让王国福长舒了一口气。“当初说到的,现在都慢慢在兑现,心里踏实多了。”
村里的大学生回来了
农场建起来以后,王国福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充实了。除了日常的上传下达,还要考虑怎么进行产业对接,把农产品销售出去。
农场里一些新兴工作岗位也随之而来。“很多工作只有年轻人才玩得转。”王国福说。招聘信息一出,村里就有考出去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回来就业。
今年28岁的徐巧算得上是最早一批回来的大学生,到今年12月11日,入职京山农场整四年。2018年底,得知泰康在家乡投资建设了农场项目,徐巧便动了回乡的念头,虽然当时在深圳的工作也能养活自己,但总觉得少了份归属感。
回来后,徐巧先在行政财务部门工作,了解了农场的整体状况。“我大学学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当时没怎么想专业对口的事,就想着一定要回来看看。”渐渐地,徐巧对自己的定位也更加清晰,工作逐渐由后台走到前台,当上了文化服务部的负责人。不少当年的同学、同乡小伙伴看到她的经历后,也决定回乡工作。
有了新鲜血液的加入,农场多了些潮流文化的味道。“每次头脑风暴会,大家都各抒己见,想着怎样更好地展现家乡的历史文化。例如农场登山步道沿线看到的红色遗址故事,就是小伙伴们一起寻访农户,听老一辈人讲述当地200米战壕昔年发生的事情,然后整理记录下来的。”徐巧说,当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的时候,内心的成就感也来了。
登山步道沿线的红色遗址故事
看到年轻人聚在一起干活的精神头儿,王国福的心里更有底气了。曾有回村的大学生和王国福聊起心里话,“以前一年回家一次,尽管非常想念父母、子女,但为了生活只能背井离乡,现在家乡有了工作的机会,收入也不比在外打工少,心里觉得很安稳。”
“田园牧歌”从梦想照进现实
村民们的心安了,农场建设的后顾之忧也有了办法。今年10月,京山农场二期投入运营,解决本地用工150人。如今,村里的200户村民,90%都与京山农场工作相关。
年近古稀的老陈和老邓是村里挂名的脱贫户,现在都住进了小康楼。平日里闲不住,他们便在农场找了份浇花的活儿,每月工资到账的那天,总想着喝两口庆祝庆祝。
“还有在城里餐厅当大师傅的,现在是农场的大厨。园区里开接驳车、垃圾清运车的师傅们,很多都是外出打工回来的。有些自己干得不错,叫着儿子儿媳一块回来干!”聊起村民们的现状,王国福如数家珍。以前村里每人年均收入不过1万元左右,这几年下来,村民们自家土地有稳定收入的同时,原先务农的时间还可以在农场找份工作,一年下来,能额外挣两三万。“今年各家的总收入相较于农场建设前都翻了一倍甚至更多。”
如何让村民们的收入再翻一倍?这是王国福等村干部们接下来要实现的目标。
在社交媒体平台,打卡京山农场的视频点赞量、播放量连连攀升,客流最大时,停车场同时停放了260多辆车,排队车辆从村里一直堵到镇上。来农场体验的人越多,村民们的收入自然也越高。
现阶段,除了线下收入,依靠泰康线上销售平台,当地的京山桥米、蜂蜜、香菇,葛根粉等优质土特产也渐渐打开了市场。
京山农场科技大棚
下一步,产业升级往哪个方向走?根据规划,京山农场将打造米酒村,由农户提供场地和农产品原材料,农场负责技术和产品加工,并且包销售,推动米酒产业在双墩村落地,真正实现农产品产销一体化。“到时候,村民人均年收入4万元不成问题!”王国福信心满满。
从穷山沟到打造湖北地区乡村振兴的样板村,四年的探索与实践,双墩村找到了乡村振兴的密码。如今,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现代化的田园牧歌”也在这座小山村里越唱越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