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岁小朋友的手术进行的怎么样?”“进行得很好!”11月9日晚,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董蒨在电话中简短地答复红星新闻记者。
据介绍,4个多小时的手术圆满结束,目前孩子平稳。行左三叶肝脏肿瘤切除+右后叶部分肝脏切除。手术尽管非常艰难,但有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的导航,手术安全、平稳。
11月8日,董蒨的一则朋友圈截图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根据截图内容,董蒨称,5个月前,一名3岁多的小朋友到医院就医,经检查明确为“肝母细胞瘤”,在进行5个月化疗后,肿瘤缩小,终于迎来最佳的根治性手术窗口期。在精准规划、设计手术方案后,董蒨预备要兑现救治孩子的承诺时,却因为小区存在高风险楼座被封控无法出门。
8日下午,红星新闻向青医附院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此朋友圈确为董蒨所发。不过,在记者添加上董蒨微信后,发现前述朋友圈内容已经删除。
董蒨发给红星新闻记者的信息
8日21:17,董蒨发布朋友圈表示,将于9日为小朋友进行手术。他称:“晚上了,一直坐在电脑前为明天将要迎接的艰难的手术做计算机辅助手术的精准手术方案的规划和设计。感谢(青岛)市卫健和医院的周密安排,全力做到疫情防控和救治患儿两不误。感谢手术和麻醉团队的超常精心准备,祝愿明天手术圆满成功。”
董蒨朋友圈
8日22:17,青岛市网络广播电视台就此事刊发消息称:经核实,当天上午社区未接到该医生(即董蒨)外出手术申请。经专家研判,最近3至5天均为患儿手术最佳窗口期。经医院会商,在征求主治医生和患儿家属意见后,已经将手术安排在11月9日进行。
报道还称,近期,青岛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根据防疫要求部分区域被划为中高风险管控区,人员出入受到限制。突如其来的管控措施让有手术任务的董蒨教授很着急,于是将对此事的感慨发在个人朋友圈,引发社会误解。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是在网上看到信息才知道董蒨教授有手术任务。“社区也制定了应急预案,为有危急险迫需求的居民提供应急服务。”工作人员说:“医生只要跟社区说明情况,是可以联系医院解决其外出手术需求的。”
据悉,青医附院在了解有关情况后,与主治医生和家属进行沟通,商讨解决方案。经过专家研判,患儿属于限期手术,非急诊急救手术,可以推迟进行,最近的3至5天均为最佳手术窗口期。医院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为患儿尽快安排手术计划,医院与医生所在社区取得联系,根据防疫要求,制定方案。经过周密安排,11月9日,董蒨教授亲自为患儿实施手术。
青医附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医院对于危急病人都有预案,医院也会充分考虑到疫情防控对于患者和治疗的影响,确保每一个病人都能得到及时救治。目前还没有出现因疫情防控导致患者无法救治的情况发生。
董蒨
据青岛大学医学部官网介绍,董蒨教授对小儿肿瘤及小儿肝、胆疾病等有较深入的研究, 对小儿胆道扩张症胆道癌变机理研究、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及小儿肝脏肿瘤的治疗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胰胆合流异常致癌机制新学说,首先倡导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新术式和巨大小儿肝脏肿瘤的精准切除,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特别是外科界的高度重视,成功救治了来自全国各地和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危重疑难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