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新闻 >

伴随着进入2023年新年入门券,面对着2023年政府和人民对待经济发展有哪些期望

条评论

伴随着进入2023年新年入门券,面对着2023年政府和人民对待经济发展有哪些期望

2022年刚刚结束,伴随着进入2023年新年入门券,面对着2023年政府和人民对待经济发展有哪些期望和挑战呢?

一、新冠疫情

2023年1月8日,中国新冠疫情防控三年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回归乙类管理,从推出“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到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再到由“乙类甲管”正式调整为“乙类乙管,我国新冠疫情防控主动作出一系列重大调整。

 

一度一年的春节到来,因为中国有个春节传统,外地打工族和创业族都会在一年的丰收时候回家和家里人团圆,面对着春节临近,各个有关部门进一步做好防疫防控,为春运提供良好的运行条件。不过春运会带动人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扩大病毒的感染率,为2023年新年带来一丝阴影,但是不必担忧,在有一些地方为了防止群众聚集,实行了交叉回家过年的时间,有合适的情况可以提前回家过年,在过年之后提前来公司报道或者远程办公的事宜,这样防止了病毒的传播也避免了工作耽误的情况。

2023年虽然疫情有一定的扩展情况,在相对保障供应上满足下,大致不影响经济的发展,因为随着国家放开管控程度,经济预期开始蓬勃向着好处发展,但是我们面对着疫情也不能放松警惕,一定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这个事情。

2022年末,疫情放开之后各大企业纷纷海外奔赴订单,会给就业和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也可以给国家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因为中国是世界最齐全的工业链体系,通过纷纷海外订单抢购中国,将中国三年经济遇到的挫折进一步跨越。也可以使中国企业和民众有自信心。

 

防疫政策调整后,预计我国将出现一轮新增感染的高峰,短时间内大量人员确诊导致劳动力短缺,生产、物流、消费活动受阻,医疗资源紧张。从美国等国家防疫政策放松后的经验来看,大部分劳动力将在1至3个月内逐渐回归工作岗位,经济活动将在3至6个月内恢复正常。不过,新冠也会导致一部分人退出劳动力市场,使劳动供给出现一个永久性缺口,有可能造成经济潜在增长率的降低。

政策优化使防疫更加倾向于由个体来进行行为选择与决策。由于新冠病毒感染存在区域和人群不同轮次的传播特征,疫情的持续冲击将扩大经济运行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一部分风险偏好较低的居民将改变其消费行为,减少一些接触性集聚性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从总体层面会拉低社会消费总水平。

面对新问题新挑战,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将防疫政策的重心转向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着力保健康、防重症。另一方面把工作的重心重新落实到经济上来,财政税收加力、货币信贷有力,产业、科技、民生等政策协调,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效支撑,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推动经济整体好转。

二、地方财政

2023年财政支出力度较大,考虑到地方政府债务率被动上行,地方面临较大还债压力,但地方政府加杠杆空间有限,预计2023年中央可能将会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来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当前各地政府都在抢抓经济,地方债务可能的外溢风险既包括影响其他公共投资支出和必要项目建设,也可能会溢出至金融机构,引发金融体系风险,尤其是在偿债能力较弱的欠发达地区。

为了有效防范地方债务风险,需加强遏增量、化存量,强监管、严追责,加大政府债务监管力度,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治理,保障重大项目融资需求,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继续依法盘活专项债结存限额,确保“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

三、消费

2023年特别是一季度后我国消费市场上行将是大概率事件。从行业来看,餐饮、酒店、旅游、零售、物流、航空等大消费板块将首先迎来快速复苏,汽车消费也会随着整体消费复苏大势以及政策利好兑现实现反弹,广告、电影等传媒行业也将边际修复,新冠疫苗与特效药、医疗器械、线下诊疗服务等医药板块将实现中长期受益,养老、疗养服务产业也将出现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重振消费预期、着力扩大内需,首先,在疫情扩散冲击直接应对上,政府需要在提升重症救治能力、医疗资源储备、重点人群保护、家庭医生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科学部署;同时,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降低居民不敢消费、不便消费的心理预期。

其次,在具体消费政策制定实施上,需要在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重点领域尽快出台一系列强力、精准、落地的政策,着力改善居民收入结构性分化加剧的局面,引导消费增速平稳上行,例如加大消费券发放力度、加大中低收入人群补贴力度、支持汽车等消费信贷、全力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等,也要注重刺激政策向县域市场下沉。

此外,2023年下半年要关注消费复苏可能快于劳动力市场复苏带来的通胀压力,特别是服务业结构性通胀。需要着眼长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培育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型消费,以高质量供给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