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A股汽车公司板块股价下挫,长城汽车直接跌停收盘,东风汽车、江淮汽车跌超6%,长安汽车、比亚迪跌逾5%,市场对降价后的汽车公司后市利润充满了担忧。全球资本市场的汽车公司也遭受牵连,通用、福特股价纷纷大跌。
一叶知秋,环球同此凉热。
资本市场的下跌背后是国内油车价格战的愈演愈烈,这轮价格战已经出现了“车传股”的现象,超乎了大家的预期,车厂价格大乱斗对于市场后续发展意义深远。本文将从三个维度全面解析本轮降价潮的影响和具体逻辑。
要知道在去年同期的A股反弹中,汽车板块是全市场中反弹幅度最大的板块,长安汽车从6.4元一度反弹到了21.43元。如今降价的汽车公司,股价都处在下跌趋势中,长安汽车一路阴跌,股价只有高点的一半,和去年的气势如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01 天下苦合资车久矣
为降价潮欢呼雀跃者众,这背后隐含的是对合资车生态多年挤压的委屈和愤怒。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汽车行业处于技术一穷二白的境地,但有全球都垂涎的潜力市场。合资车厂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市场换技术”策略,让北汽、东风、上汽、一汽等国有厂商都进入了世界500强。
可事与愿违的是,中国汽车行业打开了市场,并没有换来核心技术。二十几年的合资历史下,中国工厂精准地习得了大部分非核心零件的技术,但变速箱和发动机等核心部件技术,依然止步不前。知乎上关于“中国汽车工业到底落后多少年?”的热帖,评论区产业人士的绝望呐喊,点赞过万。
外资牢牢把握住了核心技术,内资车厂在躺赚的温水下,创新能力十分有限。在全球汽车产业微笑曲线上,中国厂商干着最苦的活,拿着最低的利润。
这种情绪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愈演愈烈,连带着吴敬琏再出来讲技术换市场都要被汽车产业骂汉奸卖国贼。
合资车企以有限的创新,拿走了产业链中的大部分利润。从合资车体系下生长起来的4S店体系,同样常年面目可憎。高毛利和高门槛,让各种豪华车品牌的4S店体系成为腐败的温床。汽车行业后市场是典型的双重代理模式,消费者的无知和4S店的贪婪,让汽修成为315的常客。
从产业人士到消费者再到媒体生态,天下苦合资车久已,面对在电动化浪潮中,国产车的强势崛起,中国汽车产业链上上下下的兴奋溢于言表。根据中国银河证券研究的统计数据,2022年10月自主品牌销量 94.96万辆,自主品牌市占率历史性的突破 50%,提升至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