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之痛,以及不断加快的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进程,带动汽车芯片成为多地重点布局的产业。近日举行的上海汽车芯谷·芯谋研究·全球(首届)汽车芯片产业峰会上,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汤文侃表示,汽车芯片虽然在汽车领域的占比不高,但未来的增长非常快,且对汽车产业极为重要。
“要解决汽车芯片‘卡脖子’的问题,上海责无旁贷。”汤文侃表示,上海在集成电路和汽车产业领域都具有优势,且有丰富的技术、资金和人才资源,接下来要持续关注车芯联动,推进两个领域的高度融合发展。
从国产替代走向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秘书长叶甜春表示,过去三五年,补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一直是国内芯片行业的主题,但下一阶段,更多要考虑建长板,以及整个产业综合能力的发展。其中,汽车芯片是一个有着广阔空间的产业。随着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趋势,汽车芯片的需求量爆发式增长。
“汽车芯片国产化是保证我国汽车产业供应链安全的重要举措。”上汽集团副总裁、财务总监卫勇说。
芯谋研究总监宋长庚认为,目前国产汽车芯片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未形成产业的区域布局。但上海的优势在于,芯片产业链比较完整,人才集聚,可以直接涉足汽车芯片领域。
同时,上海汽车产业链完善,已布局8家整车企业、600余家国内外主要零部件企业。2022年,上海汽车产量首次突破300万辆,占全国比重11.5%,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量接近100万辆,占全国比重的14%。汽车工业产值突破8000亿元,占上海市规上工业的20%,是上海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作为上海集成电路“一体两翼”的北翼,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在峰会上表示,嘉定围绕打造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高地,将把上海汽车芯谷作为汽车芯片产业的关键布局和重要载体,聚焦智能汽车主控芯片、车规级智能传感器、先进汽车电子这些重点方向。努力把上海汽车芯谷建设成为全球自动驾驶芯片的创新中心、全国半导体产业示范区。
根据规划,到2025年、2035年,上海汽车芯谷产业总营收要分别达到800亿元、1500亿元,半导体研发技术人才分别达到2万名、4万名。
叶甜春表示,汽车芯片的发展要从单纯的国产替代走向提供基于国产芯片的系统解决方案。从整车厂来看,就是要重新设计车辆系统架构,基于国产元器件,建立技术支撑体系,甚至建立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