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汽车 >

特斯拉降价,比亚迪涨价: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

条评论

特斯拉降价,比亚迪涨价: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王新喜

背后的逻辑

事实上,国内新能源车企大部分都没有跟进特斯拉降价,反而是国外的福特、奔驰等车企跟进降价了,福特电马发布消息,旗下电马Mustang Mach-E将正式降价,全系降价幅度为2万-2.8万元。

11月15日,梅赛德斯-奔驰宣布,下调纯电动车型EQS和EQE售价。售价下调后,EQE、EQS、AMG EQS 53三款车型中EQE降幅约5万元,EQS及AMG EQS 53车型降幅约20万元。

事实上从这里看,比亚迪涨价有着不得已为之的无奈,原材料成本涨了,需要保利润。但如果深入思考一下,这其实也是一种饥饿营销策略,它试图释放一种信号,给持币代购的消费者一种紧迫感——现在不买,等明年,价格可能还要涨。

这赌的是国内消费者‘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因此能看出比亚迪也想利用接近年底的时间点展开一波抢单攻略。

某种程度上,特斯拉这波降低,或许也有着危机公关的意味在,特斯拉今年以来的事故也造成了不小的舆论,通过释放价格上的诚意,意在让更多持币待购的消费者依然考虑特斯拉。

一升一降背后,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市场供求关系并非不变的,它受价格影响,因此,比亚迪这个时候这波操作,也有试探作用,它类似手机市场苹果与华为,在开启涨价的时候,如果订单持续增长,则意味着其品牌能支撑更高的价格,进而让市场为自己的产品与品牌定价。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波涨价这也可以视为比亚迪为了试探市场反应的一种手段,从消费者的反应与销量能看出比亚迪的价格还有多少上行空间。毕竟,对于大宗商品而言,合适的涨价反而会刺激消费,不过反过来,如果比亚迪涨价效果不佳,也有可能涨价两三个月之后,基于供求关系,又会重新降价。

降价不是特斯拉的解药,关键在于重获用户信任

但从目前特斯拉降价而国内头部车企涨价来看,其实释放了一种信号,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市场竞争力更强了,特斯拉的“鲶鱼效应”与竞争力威胁可能正在减弱。

因此,特斯拉降价背后,其实也源于一种危机感的驱动,这种危机感的背后,是特斯拉近两年过于频发的失控事件,在逐步影响口碑与销量。

而且后台“全程没刹车纪录”并不能说明车主全程没有刹车,也有可能是因为系统故障导致刹车纪录无法录入等。在没有彻底解决大众质疑的“刹车失灵”事件之前,其销量要想重回增长曲线,恐怕有一定的难度。

对于特斯拉来说,当下最重要的其实并非通过降价来重获销量,而是要重建信任价值,深挖其线控刹车系统以及单踏板模式背后是否潜藏一些问题,即便存在误操作的隐患,也需要思考如何扭转设计,根除这个隐患,让类似的“刹车失灵”的争议将不再发生。

当前疫情反复的环境下,其实市场有诸多不确定性。有时候市场并不会如预期走入稳定的增长曲线,反复的疫情环境其实对汽车消费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开启涨价模式,其实也是一种赌博,它是否会对比亚迪的销量造成影响,目前还不能定论。

智能手机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整个2021年,智能手机的销售还非常可观,由于疫情反复对消费预期的影响,2022年的增长戛然而止,走入行业低谷。

从这个意义来看,当前比亚迪的反向操作,虽然有一定的饥饿营销效果,但其实并不明智。

消费者对产品的定价有一定的阈值,超过一定的阈值,可能就会谨慎考虑,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其实销量比利润更重要。尤其是,目前比亚迪每个月的销量上行势头明显,其实当前更需要维持涨幅,如果增长势头不再,那么将很可能波及比亚迪股价,在这个关键时刻涨价的操作也可能会反噬销量。

此前,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哈撒韦11月17日卖出了32.5万股比亚迪H股,这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第五次减持比亚迪H股,累计套现约102.68亿港元。这或许是一个微妙的信号。

保持产品性能、品质质量与定价的稳定,或许是比亚迪当前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走的更远的关键,价格其实是比亚迪的重要隐性竞争力之一,比亚迪或许也应该要对此有更加清醒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