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些业内人士都说:“今年电影是张译年”,影院复工以来,我们在电影院里看到多少部张译的作品了?
《八佰》、《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还有昨日上映的《一秒钟》,都有张译“霸屏”的身影。
我们一点都不惊叹于这个男人,目前的电影总票房,高达130多亿,甚至于有网友评价他:“张译,谁用谁爽,一直用一直爽。”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看到张译、范伟还有新谋女郎刘浩存主演的电影——《一秒钟》,也是张艺谋近20年来最好的作品,没有之一。
一、张九声与刘闺女
电影从一个无声的长镜头进入故事主题,张译饰演的张九声(以下简称老张)越过漫长的沙漠,跑进了一个村庄,张艺谋开篇就设下伏笔:
为什么老张要翻山越岭跑去一个地方?为什么老张全身脏兮兮的、跟个乞丐一样?为什么他一进入村庄就偷吃别人家晾晒的菜?
好玩的是,老张偷菜偷的心安理得,但是看见刘闺女把电影胶片给偷了,就马上跟上去揍了她一顿。
一个偷菜的大人,去打一个偷胶片的小孩,这不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吗?
而刘闺女也就是新任谋女郎刘浩存,老实说,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她并没有历任谋女郎的“锐利”,《秋菊打官司》里的巩俐、《我的父亲母亲》里的章子怡、《金陵十三钗》里的倪妮......
每一任谋女郎尽管性格各异,但是都有一份属于自己身上的“锐利”,秋菊是为夫请命的执著;一袭红衣在山间飞奔的孤勇招娣;还有美艳不可方物的赵玉墨等等。
不过面前这个笑起来很纯情的小姑娘,却给我一种《小欢喜》里的英子的感觉,简单来说,就是长了一副“国民闺女”的面孔。
但刘浩存这个小姑娘却没有让我失望,蓬头垢面还有乌漆嘛黑的衣服掩盖了她容貌的清丽,但那双干净清澈的眸子却始终透露出,《归来》中张慧雯的影子。
而且电影的整体故事框架也给我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像是节选了严歌苓女士的作品《陆犯焉识》里的片段:
陆焉识为了看银幕上表演的女儿丹丹,逃出了劳改农场。
张九声这个角色就是陆焉识,两人同样是劳改犯,为了能看一眼女儿,从劳改农场中逃了出来。张九声坐在挤满观众的电影院中给我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我坐在观众之间看电影中的人们看电影。
感觉一下子就把我唤回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对于电影的热爱之中。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张艺谋对于电影细节的“较真”:
电影里出现的35毫米固定式放映机,80年代就淘汰的机子,是张艺谋好不容易在北京里找到的一台,经过改造之后才能在电影中使用。
张艺谋把记忆中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看电影的氛围,完整的“还原”了。
电影院里人们举着单车,比划着动物的手势,在幕布上的剪影,给我们真实的再现了:
在那个精神文明极其匮乏的时代里,看电影就像是过年一样隆重,人们可以把一部电影翻来覆去的看一宿,而在这个物质和精神文明较为富裕的时代里,电影却不如人们最初对它的珍爱。
二、父亲惜父亲
电影的放映员叫范电影,因为手握所有村民看电影的大权,他享受着村民们给自己带来的些许虚荣:一把花生,多加一勺油辣子也让他倍感舒适。
当得知电影胶片被儿子给弄坏了,他第一时间马上推卸责任给场长亲戚杨河,生怕弄坏胶片的责任落在自己儿子头上。
这就是一个手里有点权力就膨胀的小官僚主义,但是在范伟的演绎下,却多了几分黑色幽默的色彩,范电影其实就是一个讨人嫌的小人物,可在范伟和张译几场的对手戏下来,却让我对范电影爱不释手。
老张把胶片从刘闺女那抢回来,给回范电影,但范电影就一副趾高气昂的面孔,对他颐气指使,可在知道老张是劳改犯,并威胁自己的时候,就马上换了副面孔:
双膝下跪的擦着胶片,老张呵斥两声马上认怂,全然一个欺软怕硬的面相。
好不容易让老张放下戒备了,就马上让保卫科把他给抓了起来,背后捅人刀子一条龙服务。
但同时,范电影是矛盾的,某种意义上说,他和老张是同类人:老张因为成了劳改犯,女儿不肯见他;范电影则因为清洗液被儿子喝了,抢救不及时,儿子成了个傻子。
两个同样带有悲剧性色彩的父亲碰撞在一起,也让两人多了份惺惺相惜的意味,所以在范电影举报老张被抓起来之后,他把老张女儿胶片上短暂出现的一秒钟剪了下来,偷偷送给了老张。
三、张九声的立足点何在?
电影讲述了一个简单却打动人的故事,但因为删减的原因,让我感觉有些遗憾,张九声的人物动机被削弱了。
如果张九声仅仅只是因为太久没看女儿,为了那胶片里的一秒钟,做出越狱又翻山越岭,还打了刘闺女,并且吓唬刘弟弟等等行为,看起来是动机不足的。
在这里要提一点,刘闺女和弟弟相依为命,因为被父亲抛弃,弟弟和自己被派出所随便起了一个名字:刘闺女和刘弟弟。
听起来有些儿戏,但这只是两人没人要的孩子,起什么样的名字,也没有人在意。
刘弟弟不像个小男孩,他更像一只被吓坏的小兔子,张九声还没动手,对着他吼了两句,就开始浑身发抖,眼泪啪嗒啪嗒的掉,很典型就是一个失去父母荫庇、胆小懦弱的孩子。
对待这么一对惹人怜爱的姐弟,在怀疑他们偷了胶片之后,张九声整个人都是暴跳如雷的,他的所有喜怒哀乐都围绕着“女儿的一秒钟”展开。
在电影中其实看起来有些儿戏,因为电影把一个很关键的信息给删减了:老张的女儿早就死了。
张艺谋在采访中曾提到:原来的故事是,张译是劳改犯,所以女儿要表现,在那扛面袋子,扛的时候卡车没停稳,她为了表现要抢,就冲上去,被车撞死了。
把女儿死了的故事一拿掉,张九声整个的人物动机就被弱化了,观众难以真正的去共情张九声对于女儿的那种极端的思念之情中去。
我认为, 这可以称得上是整部电影最大的遗憾了。
四、“一秒钟”的女儿
尽管电影有所删减,但其实从细节上可以感受到这一信息点的:
老张第一次看女儿的一秒钟时候,跟范电影一把鼻涕一把泪说:跟大人争什么?
潜意思是,不争可能就不会落得如斯田地了。
刘闺女为了呛老张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这就是你女儿啊,怎么没被面袋子压死啊?
老张本来还是面带愧疚的样子,一听这话马上急了,踢翻了刘闺女的凳子。电影中老张的女儿,就是为了消除劳改犯爸爸对自己的影响,才去抢着背粮袋的。
包括结尾,老张坐完牢要出来了,第一件事不是赶回去看女儿,而是跑去找刘闺女,要她帮自己捡回来的女儿的胶片。
因为女儿已经不在了,除了范电影给自己剪得那“一秒钟”外,他对女儿所有的寄托都没有了。
如果你在张艺谋一再的暗示下,知道老张女儿已经死去的事实,那么高潮部分,张九声押回去劳改,被保卫科的人把照片随手一丢的情节,才会有真正刺痛心脏的效果。
保卫科的人根本就不信这是张九声的女儿,像丢垃圾一样,把张九声如获至宝的“一秒钟”,丢在地上,被随之飘来的风沙掩埋,永远的埋葬在这片辽阔无垠的沙漠之中。
刘闺女跑回去捡回那“一秒钟”,相当于给了张九声最后一丝希望,但她只捡回了一张报纸,两年后张九声回来找她,她把那张珍藏已久的报纸给了张九声。
张九声最终还是没能找回“女儿”,这是电影中属于一个父亲的遗憾,但也是我心目中最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