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扬州仁丰里:文火慢炖“烟火气”

条评论

扬州仁丰里:文火慢炖“烟火气”

  行走在江苏扬州仁丰里,清淡的古意夹着鲜活的烟火气,唤起你对老城市井的眷恋。隋唐至明清的文化遗存,鱼骨状体系的古街巷,犹如历史的路标,指引着你一步步走向时间的深处;街头巷尾,一个个非遗工作室、特色民宿、茶咖轻食等各类空间,吸引着你驻足“打卡”。

   仁丰里,扬州四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从2013年“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设施改造”被纳入“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到2021年“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一等奖,仁丰里走出了一条“微更新、强文化、集民智、可持续”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特色之路。这里既留住了“原貌、原住、原味”的“原来如此”,又催生了“新形态、新业态、新生活”的“新新向荣”。

  微更新:“气质颜值”与“幸福指数”齐升

   门前花棚,院落吐芳,仁丰里巷道仿佛是一条条的“微花园”长廊。

   “这家庭院还是这么美!记得那时我才二十来岁,情不自禁溜了进去。屋里的老奶奶见了非但没责怪,还送了我两个香橼。”时隔半个多世纪,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老扬州”陆君故地重游感慨不已。世事变迁,庭院安好,“勺池园”这处扬州园林式民居越发充满生机,还被评为了“最美庭院”。庭院主人张呈生热情好客,虽已年过古稀,仍积极参加街道社区的“我家大门常打开”志愿服务活动,还当起了古城义务导游。每到香橼结果,他就从树上摘下,用竹篮装好放在门口,插上“有橼自取”的牌子,免费送给街坊四邻、来往游客。庭院不大透橼香、勺池虽小映水波,勺池园折射、见证着仁丰里的变迁。

   不破坏古城街巷肌理,不动迁原住民,在对危房、路面、墙面修缮时,尽量保留还原街区的本来面貌,同时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要。仁丰里的改造,摒弃“穿衣戴帽”的大拆大建,采取的是一种“微更新”。

   在保留唐代里坊形制和民居空间肌理、传统风貌的基础上,街区努力改善原住民的居住条件,留住原住民,延续古城小巷的生活氛围,留住活态历史。同时,引导居民、投资人按照传统风貌要求,修缮、整治房屋、环境,在保持建筑外观与街区环境相协调的前提下,鼓励结合各自审美、使用需求等在功能和外观细节上进行个性化设计,如用彩绘、艺术装置等增添巷内景观,还原老巷生活场景,让更新后的建筑“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前瞻性。近年来,扬州先后制定《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仁丰里综合整治规划》,陆续展开一系列民生幸福工程项目,修缮传统民居建筑,整治街区环境。坑坑洼洼的路面,杂乱交错的空中“线网”,破旧的老屋老街等,这些纠缠老城居民的“老大难”问题,得到一一破解。街区的“气质颜值”与居民的“幸福指数”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