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是中国传统的民间玩具。一根长线连接手心与遥远的天空,借由风筝,“天人合一”的想象似乎变得有迹可循。
“风筝”一词较早出现在明代陈沂的《询刍录》里:“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如鸣筝,故名风筝。”可见鸣唱的“纸鸢”才叫“风筝”。
这种设计思路一直延续到宋代。宋人将安装在风筝上的笛子或琴弦改造成了发音可控、传音悠长的哨子。这样的哨子被称为“宋哨”,并且很快流行开来。这种风筝在北宋时传入南通,南通人将其发扬光大。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风筝有不同的称呼,南方称鹞,北方称鸢,故有“南鹞北鸢”之说。风筝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其中以北京、天津、潍坊、南通四大产地的风筝最具有代表性。南通的板鹞风筝以其硕大简朴的造型和独特的哨口设计而著称。南通板鹞的基本形态结构是矩形,通过两个矩形的不同组合形成六角星和八角星这两种基本造型单元,再将基本单元进行穿插组合,形成七联星、九联星、十九联星等多种造型。这样的风筝因大而直挺,形似门板而被称作板鹞。
在曹雪芹所著《南鹞北鸢考工志》中提到的“南鹞”一派,如今只有南通板鹞为其代表。“曹氏风筝”的工艺包括“扎糊绘放”,南通板鹞风筝的核心技艺是“扎绘糊雕搓放”,比前者多了“雕刻哨口”和“搓鹞尾”两项古老工艺。
南鹞北鸢虽同根而生,但因地域风土不同,其工艺特征差异很大。南通板鹞的板式造型、高低音交汇的葫芦配置和色彩浓郁的工笔彩绘风格与北派风筝风格迥异。近代以来,人们熟悉的“南鹞北鸢”中的南鹞,往往就是指南通的板鹞风筝。其独特之处在于筝面上布满大小不一的哨口,放飞时风力鼓荡百哨齐鸣,声线似古筝奏响天籁。南通板鹞具有轻风能上天、强风不掉地,一飞冲天的动态美,独特的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结构美,介于年画、工笔画、壁画、唐卡之间的绘画美,得风而鸣随风扬抑的音律美四大艺术特色。2006年5月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即有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这种由动态美、结构美、绘画美、音律美汇聚而成的艺术审美,形成了它在风筝类别中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