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地标打卡的热潮,带来了城市景观空间的快速消耗和频繁兴废。我们发现,部分年轻人对“网红”的热情正在褪去,他们对观察城市的方法与角度有了更深入的探索。
“网红”逐渐被“个性”取代,“打卡”正在被“考古”替换,人们似乎更加渴望进入与城市的深度互动中去,让自己真正融入城市历史与城市文化。
店招里的“昨日重现”
字迹也可以成为一份城市漫游指南吗?在上海,答案是肯定的。
2月4日,立春,一场以“字”为线索的城市漫游从提篮桥开始了。
“对一座城市的印象是如何建立的?”各种各样的路标、招牌、告示也许会是最重要的来源之一。
“你们看,在下海庙门前道路的左侧,有个比较长的英文店招,为什么要费功夫写一个如此精美的英文店招呢?”从提篮桥地铁站出发,沿海门路走过大约两百米,有一座下海庙,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人声鼎沸的寺庙附近还有一块字体优美的英文店招。
原来,与历史河道上海浦相对应,下海庙所在的区域以前叫下海浦。这是吴淞江的支流,在一百多年前被填没。曾经这一带也是犹太人聚居区,因此来往的外国人很多,出现英文店招也就不稀奇了。
在上海这座超大型城市里,除了地标性建筑和景观,其实还有不少这样的“细节”就藏在其中。
城厢里弄的深处、日常穿行的街角、建筑的缝隙,精美的店招、优美的手绘文字总是偶尔出现,犹如考古现场令人惊喜。寻字的人则把这些字迹叫作“隐字”。
这次寻字之旅的领队有两位,一位是独立城市文化研究者格里董,一位是字体设计师厉致谦,他们相互配合,从各自的角度讲述这座城市“隐字”背后的故事。
在舟山路54弄,里弄的门头上写着“CHUSAN/LIEGH”,其中,“CHUSAN”是英国人根据舟山方言发音而使用的拼读方法,而“LIEGH”则是希伯来文“为我”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家”,意译过来就是“舟山路上的家”。格里董告诉大家:“这些痕迹也诉说着这段街区的历史,在二战时期,这里的确成为庇护犹太难民的家。”
在这趟“字迹”探索中,参与者们总能发现一些具有时代烙印的招牌如“永好理发店”“幸福食品商店”“群艺照相馆”,它们同带着行政区划名称和编号的粮油果品烟杂百货店一样,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印迹。
而含有“错别字”的招牌也经常会被“偶遇”,比如“禁止仃车”“付食店”“歺厅”等。与我们现在使用的一简字不同,这些“二简字”在1986年就被宣布废除了。这些“错字”成了新中国发展历程中语言文字改革的见证。
以上这些案例,都已经被收录到了《隐字上海》这本书里。格里董、施佳宇和沈健文是《隐字上海》的三位摄影师,共同记录了从2012年至2020年的上海“隐字”的文字影像,后经米拉编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