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舞剧《五星出东方》:美哉“考古之舞”

条评论

舞剧《五星出东方》:美哉“考古之舞”

前不久,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出品,北京演艺集团联合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田地委宣传部联合制作,北京歌剧舞剧院、新疆新玉歌舞团演出的舞剧《五星出东方》在上海巡演。该剧的创作构想基于我国新疆和田尼雅遗址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并以精彩的舞蹈语汇讲述民族之间化干戈为玉帛、共同守护家园的感人故事。从舞剧的“序”与“尾声”中的情景来看,笔者认为这是一部“考古之舞”,该剧的艺术构思、舞蹈形象、舞蹈语汇及表演皆有新的追求和探索,其亮点在于审美的创造和民族的现实意义。

审美的创造

所谓“审美的创造”,首先体现在注重舞蹈形象的塑造与刻画。众所周知,舞蹈的美体现在舞蹈形象上,因为作品中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感情皆以舞蹈形象来反映与表现,所以,一个个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是观众审美的第一感知。《五星出东方》中的3位主要舞蹈形象皆如此,由演员罗昱文饰演的“奉”(汉朝戍边将军)、演员古丽米娜饰演的“春君”(精绝古城首领之女)、演员索朗群旦饰演的“建特”(北人首领之子)等的精湛表演,使得观众迅速穿越时空,目睹了2000年前的那段传奇故事……

 

其次体现在新颖的叙事形式,即在叙事中抒情。如上半场中的“灯之舞”诉说着对东方来客的喜迎之情,“金戈铁马之舞”诉说着汉军将士的威仪雄壮;下半场中的“农乐之舞”诉说着平民祈祷祥和太平之情。而上半场中“夜宴之舞”“礼佛之舞”“集市之舞”和下半场中“洗浴之舞”“送花之舞”等舞段里,不仅融入了现代的审美元素,而且代表各种身份的舞者皆以略显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并且以贴近生活的细节和舞台设置,营造出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轻喜剧效果。正如该剧总编导王舸所说:“这是一个很厚重的题材,我们希望用一些细节设计,让整部剧能够轻松呈现,希望观众在开怀大笑的过程中感动落泪……”笔者认为,这种脱俗新颖、轻喜剧风格的叙事形式所产生的形式美,直接引起了观众舞蹈艺术审美的“视、听、动”觉,从而进一步理解了作品的内容。这是该剧审美的创造之处,同时也印证了舞剧审美创造的规律,即作品的内容是依托其形式表达出来才具有实际的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