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老宅保护利用,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作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苏州市姑苏区的古建老宅资源非同一般。438处文控保建筑、1141处文物登录点及新发现点,是2500多年历史的馈赠,也是沉甸甸的责任。这些年,苏州市、姑苏区两级政府针对古城古建老宅保护利用作出系统谋划,其成果在今年春天加速展现。
吴古庭故居古宅修缮项目开工、顾廷龙故居古宅活化项目启动……越来越多的古建老宅以崭新姿态敞开大门,迎接“新主人”;越来越多的古建老宅被围挡起来保护修缮,静待“新使命”。最新数据显示,苏州古城盘活利用的中张家巷29号、秦宅、洁园等8处古建老宅,去年累计产生1.89亿元税收,其中还出现单体税收过亿元的宅子。
古建老宅,有了全新“打开方式”
姑苏区平江街道建新巷29号,刚刚开工的吴古庭故居(吴宅)古宅修缮项目已被围挡起来,只露出一棵冒着新芽的树木。大门旁设置二维码,只需一扫,这座古宅的前世今生在耳畔响起:清光绪年间苏州士绅吴古庭的宅院,是遗存不多且保存较好的苏州早期洋房之一,现存二色砖镶嵌的菱形图案围墙是其特色……
“因年久失修,部分建筑坍塌,庆幸的是最具价值的主体建筑和围墙保留还算完整。”平江街道钮家巷社区党委书记张英缨打开院门,一幢西洋风格堡楼建筑展现眼前,大树就矗立在堡楼前,树下垒着一堆红砖。张英缨解释,老房子在梅雨季受潮破损,常有砖头掉落,住户念其历史价值没舍得扔,堆在一处便成了“小山”。几年前,考虑到居住安全,这里的十几户住客整体搬迁,宅子此后一直空关着。
古建老宅的保护与利用,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专业技术的支撑、紧贴市场的运维等,仅凭政府方或产权方等任何一方都很难持续推进。以钮家巷社区为例,该社区位于苏州古城核心处,0.37平方公里的辖区范围,有15处文控保建筑、17处文物登录点。“遇到台风天,一些没有完成修缮的宅子让人提心吊胆,它们是重点保护对象。”张英缨说。
今年,社会资本送来重启吴宅的“新钥匙”。桐乡乌镇原居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出资5000万元,对吴宅进行保护修缮。完工后,吴宅将成为一家设计企业的总部。
与吴古庭故居一样,顾廷龙故居也因为社会资本的涌入,有了全新“打开方式”。
顾廷龙故居坐落在姑苏区双塔街道十梓街上,门口有轨交工程正在施工。江苏泰丰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婷介绍,公司近日在这里举办国画特别展,很多市民游客慕名找来,嘉宾们也赞赏有加。这里原为晚清署江苏按察使、布政使朱之榛旧宅,后由顾廷龙祖父顾祖庆购得,至今完好保留着清代“四朝元老”潘世恩题写的砖雕门楼。“在这样一个历史文化空间里策展、会客,是文化企业梦寐以求的。”胡婷说,公司入驻后将把老宅整体打造成一个集美术馆、艺术众创空间于一体的全新艺术基地,尽全力让这处历史文化瑰宝“活”起来。
“社会资本对古建老宅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今年以来,此前受疫情等影响一直在观望的客商都行动起来了。”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有限责任公司是姑苏区区属国企,负责多处古建老宅的运维。该公司一名招商专员介绍,其重点推进的菉葭巷潘宅项目、大儒巷丁宅项目都已对接好社会资本,进入内部装修阶段,正在招商中的钮家巷董氏义庄、方宅项目,“看房客”也从之前平均每周一组,变成最近的几乎每天都有,有意向的客商不在少数。
闯“三关”,“沉睡历史”活起来
市场缘何对苏州的古建老宅展现出特别热情?苏州姑苏古建保护发展有限公司由姑苏区区属国企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集团独立控股,先后参与推动10多处古建老宅的保护利用。“从实践案例看,古建老宅要‘活’起来、‘火’起来需跨越重重难关,其中搬迁收储、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是最关键的‘三关’。这‘三关’不好闯,苏州市、姑苏区两级政府联合社会力量,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和探索尝试,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呈现出这般好势头。”该公司总经理助理葛敏华说。
一些古建筑虽然损坏严重,甚至处于濒临灭失的状态,但由于住着“七十二家房客”,要保护就要先安顿好房客。与吴古庭故居隔着一条巷子、门对门的建新巷30号,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就是典型代表。“曾经27户人家挤在一起,私拉电线、违章搭建,把好东西都糟蹋了!”顾正元在此居住几十年,他记得2018年启动搬迁时房子已岌岌可危,住客都盼着住新房,但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花了几年时间。“最后搬迁的一户人家有古城情怀,且刚把房子装修好,不舍得离开。我们就一起劝,你这不是爱它,是要毁了它。最后这户人家也想通了。”顾正元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