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算起,北京中轴线申遗已走过10余年。这10余年来,它真正“活”了起来,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可游,可居,可行,可望……
这个春天,让我们行走中轴线,品味它的丰富多彩,感受城市的发展变化。
——编 者
钟鼓楼
鸣响时间流淌声
任姗姗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钟楼在后,灰墙黑瓦。鼓楼胖,钟楼瘦。”周日上午,一走出北京地铁8号线什刹海站,我们就被人流拥着,向钟鼓楼走去。抬头望,两座古建已被春日的阳光镀上了光辉。
如果说北京中轴线是一个动人的城市乐章,乐章的尾音就是屹立于中轴线北端的钟鼓楼。北京鼓楼、钟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曾为元、明、清三代的报时中心。在城市中心修建为全城报时的钟鼓楼,是元大都区别于前代都城规划的点睛之笔。虽然钟鼓楼几经焚毁、重建、修缮,但在数百年里,“暮鼓晨钟”一直把握整座城市的脉搏,居民生息劳作皆以此为准。
“咚——咚——”11点整,击鼓声从二楼传来。这是鼓楼每天定时上演的击鼓表演。1面主鼓与24面群鼓,抑扬顿挫、铿锵有力。“1面主鼓代表一年,24面群鼓代表二十四节气。”几名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的学生簇拥着老师,聆听讲解。这些鼓是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史料记载仿制。大厅一侧,陈列着残存的一面主鼓,鼓高超过2米,不难想象其声势。
鼓楼一层,《时间的故事》展览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通过对古代观象授时的历史文化进行梳理,展览系统展示了古代计时器的发展。“鼓为号令,钟为传声”,在虚拟“永乐大钟”前,人们模拟击鼓、撞钟,触摸屏幕上的地安门、崇文门、西直门等四九城里点位,感受当年“钟声十里,莫不耸听”的盛况。
“哇!星星掉下来啦!”11点半,数字沉浸影片《共鸣》在鼓楼中心券洞内上演,小观众们连连惊叹。720度全沉浸空间内,历史的星河与时代的画卷交相辉映,高科技与古建筑相得益彰。
2022年8月开放后,《时间的故事》展览百日内观众超20万人次,观众自发晒图在网上广为传播,鼓楼也成为中轴线上古建筑空间利用的一个典范。在这里,北京的时间故事、中国的时间故事,正被更多人听见。
景山
眺望城市天际线
周飞亚
周日午后,景山公园游人如织。其中,有不少推着婴儿车的市民,甚至还有拉着行李箱的游客。
来自青岛的侯先生就是其中之一。趁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几名年轻人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时间这么紧,为什么选择景山?他兴奋地说:“我们想看看中轴线的全景!”
景山,北京中轴线的最高点。这座园林曾是元明清三代皇宫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景山的建筑,起初并未严格遵循中轴布局。直至清代乾隆时期,原来位于景山东北角的寿皇殿建筑群,被整体移到了正北的中轴线上;又在景山上新建5座亭子,万春亭居中,另外4座亭子呈左右对称。通过这一改动,北京中轴线再次得到完善,中轴线制高点也由此确立。
一直以来,景山就是人们登高览胜的好去处。五亭排开,气势非凡,景观各有不同。北京中轴线申遗启动后,万春亭观景台地面上增设了圆形地标,这里也成为中轴线具有代表性的打卡点。若逢天朗气清,城市天际线可以尽收眼底,十分壮观。
果然,一登上万春亭,就见观景台上人山人海。人们争相凭栏远眺,合影留念。
沿着北面的步道下山,来到寿皇殿建筑群。这里曾是皇家祭祖的殿堂,也是中轴线上除故宫外,规模最大的建筑群。穿过砖城门,越往里走,越显幽静。最深的一进院落里便是寿皇殿,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殿前宽大的月台围以汉白玉石栏,庄严肃穆。整个建筑群还包括东西配殿及井亭、碑亭等。如今,这些空间几乎都成了展馆,陈列着中轴线的沙盘模型、寿皇殿历史变迁和皇家祭礼文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