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一片雪,洱海无尽蓝,这是云南大理的标志性风景。而居住在大理的白族人民,用一项流传千年的技艺,将纯净的白和温润的蓝结合得美妙动人。
“苍山十九峰,峰峰有水;大理三千户,户户织布,家家有染缸。”在大理古城往北23公里的周城村里,白族老人们正穿针走线,在布上细细扎花,这是白族古法“扎染”的重要步骤之一。千百年来,扎染的蓝与白,早已浸润成白族人生活的底色。2006年,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更好地传承这门古老的技艺,土生土长的周城村人张翰敏与丈夫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村里创业,通过大理白族古法扎染、手工织布、文化体验、公益学堂等项目,让扎染这门技艺实现了差异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如今,在人们心中,扎染已经成为大理特有的文化象征和民族传统艺术的标志。来到大理,买一块扎染布,亲手做成自己喜欢的物品,是大多数游客必须打卡体验的项目之一。
经扎染后的布。澎湃新闻记者 迪娜尔摄
扎染技艺得到了更大的关注和发展,也为当地“染”出了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但这仅仅是大理市积极推进产业发展,绘就美丽乡村的缩影之一。
位于洱海东面的名庄村,曾因地理位置较偏,产业结构单一,无集体经济收入,被列为贫困村。2018年,名庄村建起了首个果蔬种植示范园,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特色水果,改变了村民收入低下的局面,在2020年顺利实现全村脱贫。2022年,名庄村的村集体收入已达到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