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正月十五请“笊篱姑姑”

条评论

正月十五请“笊篱姑姑”

编者注:临近春节,我们满族的民俗专家富察晨枫老先生写出《满洲年俗》,有一万多字的长文,吉林广播电台将在春节期间播放。因为距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富察晨枫老先生交给我们发表,让满族观众先睹为快。

1月14日发文章《满洲年俗系列文章第一部分》。

1月15日发文章《满洲年俗系列文章第二部分》。

1月16日发文章《满洲年俗:年三十儿》。

1月18日发文章《满洲年俗:年三十儿的“年夜饭”》。

1月19日发文章《满洲年俗:满洲人家在自家院内“接神”》。

1月20日发文章《满洲年俗:过去大年期间要标明一些俗语》。

1月21日发文章《满洲年俗:三十儿晚宴要有鱼》。

1月22日发文章《满洲年俗:大年初五为何称“破五”?》。

1月23日发文章《满洲年俗:正月十五和十六满洲人可以不拘规矩“抹画墨儿”》。

今天发第十部分。

正月十五的白天,满洲人还有请“笊篱姑姑”的传统风俗遊戏。

东北盛产白小米,食用白小米时几乎都要做成捞饭,笊篱成了捞小米饭不可缺少的炊具。笊篱都是用较细的树枝编成。十五这天,人们在纸上画上美丽俊俏的少女脸谱,然后将少女的脸谱贴在笊篱上,两边披有花花绿绿的彩条,少女图案的头上装扮着小花。手执笊篱的是一位浓装艳抹的少女,少女拿着笊篱把儿,把画有美丽俊俏少女脸谱放在自己的脸上,叫做“笊篱姑姑”。

笊篱姑姑唱着歌跳着舞,屯中的年轻的少男少女也跟着跳,一边跳一边随着歌曲的节奏拍着手,“笊篱姑姑”往哪里跳,后边的人也随着往哪里跳,直到尽兴为止。

正月十五和十六,满洲人认为是最吉祥的日子。这两天,人们都要成帮结伙到野外走一走,希望通过到野外走一走去掉身上的晦气或病秧,人们称作“走百病”。

这两天,屯里年轻的姑娘们,由嫂子或其他女亲属领着,来到结冻的河、湖、泡子或井旁有冰的地方。姑娘俯身趴在冰面上再反复翻滚几次

,希望滚掉身上的晦气或者病秧,年内能找到称心如意的女婿,家中一切吉祥如愿。

东北地区过去的过大年期间非常流行“扭大秧歌”,又称“唱大秧歌”。因为那个时候的秧歌队读到各家各户去拜年。带队的“沙公子儿”每到一处,先扭一段秧歌后,“沙公子儿”都要见情生情唱上一段或两段,所以又称“唱大秧歌”。进入元宵节十五和十六的两天晚上要进行“跑灯”表演,秧歌队中扮女相的叫“上装”,通常都叫“浪花”,身着鲜艳的秧歌服,头上戴着五色扎成的头花,队中扮演男相的叫“下装”,又称“丑子”。“浪花”和“丑子”都是右手拿扇左手执着灯宠。灯笼多由高粱秸扎成上粗下边稍细的敞口,四周和手执处都糊上五色彩纸,随着鼓声和优扬的唢呐声,秧歌队翩翩起舞。如果从山上往下看,就像一条巨龙遊弋在点点繁星之间。

正月十六的晚上,满洲人家的儿童也手拿着挂在小棍上的各种小形灯笼在秧歌队旁相互嬉闹,並且相互撞灯,称作“踫灯”,由于相互之间碰撞,有的灯笼被撞坏或腊烛息灭,要看谁的灯笼,坚持到最后为胜者,寓意新的一年里,一切顺意。

正月十六的晚上称作“送灯”,秧歌队玩到十点左右,扭秧歌的人们在野外将灯笼集拢在一起烧掉。也有的地方到二月二晚上“送灯”(烧掉)。

正月二十五是“添仓日”。满洲人通“添仓”方式祈盼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囤满仓盈。

事先煮好一盆苞米茬子干饭,放于糧仓或囤子的糧食上边,另用高梁秸扎成一匹小马放于苞米楂饭上面,要使马蹄踏进饭中。希望寄托这匹马,日日夜夜将粮食驮进仓中。第二天和第三天还要往盆中添一些苞米碴饭。至此“添仓”过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