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游弋到更为遥远的时间和空间

条评论

游弋到更为遥远的时间和空间

未来像盛夏的大雨,在我们还来不及撑开伞时,就已扑面而来。”《三体》作者刘慈欣曾如此形容科技高速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巨变。

若说能有什么比科学更先触及到未来,那一定是基于科学的奇思妙想。科幻,就是这样一种产物。它因科学而生,却又能以想象力为帆,游弋到更为遥远的时间和空间。

早在100多年前,中国的知识分子便开始有了恢弘的科学幻想。我国最早倡导科幻小说的两位作家,正是鲁迅与梁启超。那时,科幻小说被认为具有“开民智”的启蒙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科幻文学再度兴起。在“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声中,科幻承担起科普教育的意义,成为了“科普队伍的一支轻骑”。一个多世纪的时光里,中国科幻几经兴衰,在今天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黄金年代。

毋庸置疑的是,到了今天,科幻的意义仍在不断延伸。那么,在现下语境之中,当我们谈论科幻时,我们在谈论些什么?

一定会谈论科学。作为科技进步的文化映射,科幻与科学始终有种奇妙的链接,它引人向往科学,探索科学。

一定会谈论发展。当“科幻”一词后面加了“产业”,这个词变得很“值钱”。在中国,这个新兴的产业,去年的总营收已近千亿元。

一定还会谈论共识。在宇宙视角之下,科幻描摹的是全人类的命运与未来,其拥有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核。科技与想象力是书写科幻的语言,而这种语言没有国界。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谈论科幻我们都相信科幻这束人类文明追梦之光映照着科技、产业与未来。

成都科幻馆内部(2023成都科幻大会主办方供图)

科幻与科技

2019年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后,互联网社交平台的热搜中破天荒出现了一系列物理学名词——“核聚变”“太阳氢闪”“洛希极限”……在电影的热度之下,科学的冷知识似乎也热了起来。许多媒体平台纷纷为科研工作者开起了科普专栏,以满足受众的求知欲。

这是科幻兴盛时代所特有的现象——因文学作品所缔造的精彩,大众对硬核科学知识生出向往。

科幻文学是科技时代的文学。克隆、AI、航天、登月……每当人类科技有突破,科幻也往往迎来兴盛发展。但反向推演,科幻的繁荣,是否能够作用于科学技术的向前?

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许多科学幻想变成现实的真实故事——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启发了潜水艇的改进;“移动电话之父”马丁·库帕也承认自己在发明时,受到过科幻作品的启示。

科幻大师亚瑟·克拉克曾说:“科幻是科学未来的一个可能。”但事实上,这种可能何时能够实现,甚至是否能够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科幻在人们心中所埋下的那一颗科学的火种。

国内第一个科幻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新学院中国科幻研究院副研究员姜振宇提到了一个故事: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儿时看过一部名叫《火星公主》的作品,大为震撼。第二天他跑到学校找来了所有关于火星的书籍研读,看完发现《火星公主》硬伤一片。但他说,没有这部作品,自己便走不上科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