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你猜,我们祖上是怎么过万圣节的

条评论

你猜,我们祖上是怎么过万圣节的

小孩子们打扮成鬼怪模样,挨家挨户敲门要糖果,不给就捣蛋的把戏已经听腻了,今年的万圣节,狂欢的主角似乎成了年轻人们,其中尤以上海人玩得最欢。扮演成恐怖鬼怪已经不足以表达他们的凑热闹心态,而是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整成了一场cosplay狂欢秀。于是,为了凹造型,大家脑洞大开,结果场面“感人”——

有人cos“向太”调侃郭碧婷,结果被“太子”请去喝茶;有人cos“天线宝宝”满大街摇头晃脑,还是那个“不知道它们在干嘛”的熟悉剧情;有人cos《甄嬛传》安陵容以歌邀宠的名场面,网友看了旁边那个泡发的宝娟,评价:“这是给果郡王招魂吧”;有人把上证指数击穿3000点的蜡烛图穿在身上,那一根根绿油油的大阴柱股民看了都沉默……

据说,万圣节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爱尔兰凯尔特原始部落的驱鬼习俗。但中国的年轻人能把西方的万圣节cosplay秀整这么欢,看得出多少是有点搞怪基因在身上的。

因为,我们中国祖上,也是过过万圣节的呀!且看历史学者吴钩先生认真(又搞笑的)考据——

将春节过成万圣节

傩,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巫俗,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先民们以为人间的疾病、灾祸是邪灵作祟,因此会在特定的日子,戴上面具,举行隆重的大傩仪驱除邪祟恶鬼。按《周礼》的记载,周代已将大傩仪列入国家祭祀礼仪。

问题是,将大傩仪比附成万圣节是不是有点牛头不对马嘴呢? 从人类学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比附并非牵强附会。巫傩并不仅仅存在于华夏民族的历史中,不同文明体都曾经出现过类似的原始宗教仪式。民俗学家发现,在希腊文明、奥地利“裴西特”民俗、印第安人习俗中,都有过傩俗,万圣节的历史渊源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爱尔兰凯尔特原始部落的驱鬼习俗。

这些不同文明体的巫傩仪式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首先,驱傩的时间点都是在新旧年交替之际 ,如希腊傩仪在元月6日至7日举行,中国汉民族的大傩仪一般在腊日、除夕举行,西方社会以10月31日为万圣节,也是因为爱尔兰先民认为这一天是一年结束之日。其次,驱傩的仪式都要戴上怪兽或鬼怪的面具。最后,驱傩的目的都是吓走邪祟恶鬼。

那么中国古代的驱傩仪式是什么样子的呢?《后汉书·礼仪志》对汉代的宫廷大傩仪记述甚为详尽:大傩仪选在腊日的前一日举行,谓之“逐疫”。选一百二十名儿童为“侲子”,皆腰挂大鼓,手执鼓槌;又选一人扮成“方相氏”,身披熊皮,戴着四只眼睛的黄金面具,相貌凶恶;又有十二人头戴兽角,身披兽皮,扮成“甲作、肺胃、雄伯、腾简、揽诸、伯奇、强梁、祖明、委随、错断、穷奇、腾根”十二神兽。

然后方相氏率领十二神兽追逐邪灵恶鬼,120名侲子一边擂鼓,一边大喊:“甲作食凶,肺胃食虎,雄伯食魅,腾简食不祥,揽诸食咎,伯奇食梦,强梁、祖明共食磔死寄生,委随食观,错断食巨,穷奇、腾根共食蛊。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汝躯,拉汝干,节解汝肉,抽汝肺肠。汝不急去,后者为粮!”这咒语很是惊心动魄,警告邪灵如果不速速遁走,便会被肢解、吃掉。

可以看出来,这时候的傩还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跟我们在电影上看到的原始部落驱邪仪式有点儿接近,跟万圣节却是差距很大,因为现在的万圣节,尽管还保留着披戴妖魔面具的习惯,但已经褪去了宗教色彩,完全世俗化、娱乐化,融入市民生活,不过是现代人的一场化装舞会式的狂欢而已。既然如此,我们还可以说宋代的傩礼是万圣节么?可以。因为宋代的傩俗发生了一场跟今天万圣节一样的世俗化、娱乐化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