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位于我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过渡地带,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要冲,自古以来一直是各民族密切交往的地区,考古发现的各类遗迹和遗物为宁夏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最佳的证明。近年来,宁夏博物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物考古所见的宁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在商周时期,宁夏成为北方众多民族进行交流、活动和游牧定居的重要地区。彭阳姚河塬城址所在的获国位于西周王朝最西北的疆域,标志着西周的统治已经延伸至今固原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期,宁夏成为义渠、乌氏、朐衍等西戎民族活动的区域。这些民族在今六盘山及盐池灵武一带生活、繁衍、交流融合,创造了包括车马器、武器、工具、装饰品等在内的北方青铜文化。
随着秦汉时期大一统格局的建立,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在同心县的李家套子和倒墩子两地发掘的汉代匈奴墓显示,这些墓葬既具有汉文化特点,又带有匈奴的文化影响。这证明宁夏地区的匈奴族深受汉文化影响,反映了匈奴与中原王朝的政治关系和民族融合情况。
北朝时期在宁夏境内发现了许多著名墓葬,其中固原北魏漆棺画表现了多民族文化元素,是民族融合的杰出表现。
唐代时期,宁夏位于京城通往西域丝路交通干线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它也是安置内附各少数民族的羁縻州的主要地区,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唐太宗曾在灵州会见“百王”,书写了各民族大团结的历史篇章。原州(今固原市)和灵州(今吴忠市)分别为南部和北部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也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两大重镇,汇聚了多种文明,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在宋辽夏金时期,宁夏北部由西夏管辖,南部为北宋王朝设置的镇戎军。西夏作为中华文明大家庭的一员,在中原及周边民族的卓越文化中吸取营养,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桃花石”。
元代时期,“宁夏”这一地名正式使用,并一直沿用至今。在元明清三代,汉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各民族的积极开发为建设塞上江南做出了许多贡献。
充分运用文物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依托馆藏资源厚植文化自信。宁夏博物馆馆藏文物总数为51557件(套),其中包括一级文物157件(套)。史前时期文物证实了宁夏是中华远古文明的摇篮之一,而历史文物则反映了自商周以来众多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交往和融合,为宁夏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3年,宁夏博物馆将进一步加强对文物价值的挖掘与研究,以更好地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与《中国文物报》社的合作将在《文物天地》上推出《宁夏博物馆》专刊,精选相关文物,展示宁夏历史发展的特色。同时,宁夏博物馆与《银川日报》合作,推出《文物探奇》专栏,以便将文物知识普及给社会大众。这些举措旨在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为民族团结和文明交流添砖加瓦。
利用展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是一所大学,陈列展览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宁夏博物馆目前设有4个基础陈列:“朔色长天——宁夏通史陈列”“石刻史书——宁夏岩画陈列”“红旗漫卷——宁夏革命文物”“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民俗陈列。”这些陈列以多层次、多角度的方式展示了宁夏历史文化的内涵,突显了各族人民为宁夏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此外,今年已举办“闽瓷双璧交相辉映——福建黑、白瓷器展”“‘今朝锦绣山河间’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主题摄影展”“唐风妙彩——长沙窑瓷器精品展”等展览。
创新宣传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为适应时代变革,我们将传统宣传方式与互联网和新媒体有机结合,以更好地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今年,正值水洞沟遗址的发现和宁夏考古百年之际,我们向社会推出了6期“寻根中华文明系列”讲座,旨在助力公众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在民族团结月期间,我们邀请了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的老师举办讲座,主题包括《在历史文献中寻找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宁夏出土石刻文献研究现状与展望》。同时,我们推出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宣传片,题为《弘扬中华文化共建美好家园》,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以人为本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创新教育理念和传播方式。为庆祝宁夏考古百年,我们推出了“水洞沟”主题社教项目,旨在丰富教育内容,深化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同时,在庆祝第40个民族团结进步月的活动中,我们在北方民族大学进行了多样化的社教活动,通过数字化展览和现场互动等方式,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未来,宁夏博物馆将充分利用馆藏文物和研究优势,积极主动开发反映民族交流、交往和融合的展览和社教项目。通过引导各族群众树立“四个与共”的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团结奋斗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