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衣冠禽兽"曾经竟是赞美词?

条评论

"衣冠禽兽"曾经竟是赞美词?

清朝在明朝补服的基础上,融合了满族特有的文化气质,形成新的官员服饰“补子”。通过清代补服的图案,我们可以清晰地辨析官员的大小,然而,它不仅仅只代表各官员的等级,也是一种丰富的民族文化体现,是汉族文化和满族文化交融的产物。

清朝官员服饰“补子”图案的由来

清朝还没入关以前,努尔哈赤为了方便统治,在臣子的建议下开始制定冠服制度。到了皇太极时期,汉臣宁完我上书皇太极,提议当务之急要分辨服制,制造设立腰牌,以免因等级不分而造成的伤害官员事件。于是皇太极决定更定冠服制度,定朝服和官名常服制。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冠服制度基本完备。

"衣冠禽兽"曾经竟是赞美词?

 

由此可证,清代官服的“补子”是在清朝政府入关后,为加强政治管理,而强制推行的具有满汉民族共同特色的服饰。根据史书记载可知,帝王服饰上的龙、凤图案,早在秦朝就已经存在,秦始皇的龙袍就有象征首领权威的龙的图案。到了汉朝,宫廷内外壁画和石雕多运用了“禽兽”图案。而真正文武百官的“补子”可追溯到武则天时期,当时,武则天把绣有不同花纹的官服赐给文武官员,被称为“袄子锦”。到了明朝是缀于袍上的“补子”,开始出现各种“飞禽走兽”。到了清朝服饰风格和“补子”图案上又与明朝有了些许区别。

"衣冠禽兽"曾经竟是赞美词?

"衣冠禽兽"曾经竟是赞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