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飞天”反弹奏新声 丝管合鸣“齐天乐”

条评论

“飞天”反弹奏新声 丝管合鸣“齐天乐”

中央民族乐团40位演奏家共同演绎的《齐天乐》的确不负众望,以最传统又最现代的方式获得了观众的交口称赞和热烈反响。这次我们呈现的创意和形式是全新的,但主创团队却是老搭档。例如,执导中央民族乐团7次登上《国家宝藏》的于蕾和毕波导演、中央民族乐团驻团作曲马久越、服装设计师张婷、形体指导殷硕以及上海敦煌民族乐器一厂的技师们,是他们共同的努力才让节目得以完美呈现。笔者仅以几个细节,与大家分享《齐天乐》台前幕后的故事。

 

创作初期,于蕾提出是否可以从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作为切入点,主创团队在研讨中一致认为,每一件乐器可以和一个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每一个人物又可以和一个故事联系在一起,经过爬梳史料——诸葛亮空城抚琴、阮咸竹林拨阮、伎乐天反弹琵琶、韩湘子醉酒吹箫、梁红玉擂鼓战金山、李凭中国弹箜篌、徐衍一弦稽琴格、李龟年羯鼓会玄宗、戚家军唢呐作军乐、墨子锦衣吹笙等,这一节目设想就立体起来了。但付诸实践的时候,我们还是经历了数十次的研讨和作曲家的十几易其稿、取舍的两难,整个过程十分艰辛。

说到琵琶,大家自然就会联想到“飞天”乐舞,而关于“飞天”正是笔者多年研究和思考的领域。很多人认为,反弹琵琶这一美妙形象仅是舞蹈造型,“真枪实弹的弹奏”未必是历史的真实。这一论断恰恰促使笔者有了“以身试法”的突发奇想。经过瑜伽练习身体的柔韧度,又联系了上海敦煌民族乐器一厂,根据敦煌壁画先后复原制作了4把琵琶,从音色、形制到外观、大小、重量一遍遍试验,并在服装设计师贾雷的巧妙设计中寻找到反弹的支点,居然把不可能一步步变成可能。或许,这就是历史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