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许多古训,讲出了十分深刻的做人、做事、做官的深刻道理,比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慎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是一字千金,短短几句话,其涵义十分深刻广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精华。
中国古人十分强调一个人要严于律己,“慎独”也就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严于律己,不该做的不做、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不该近的女色不近。这些都说的很好,都是按照君子的要求提出的观点。
但是,严于律己、“慎独”并不是要你一定按照圣人的要求做到一丝不苟,一点也不违犯圣人的要求,如果是这样,那你过着的可真是类似于苦行僧般的生活了。我认为,按社会规矩行事,确实很有必要,一个人也必须是严格要求自己言行的,然而如果完全按照他人的要求去做,如果违背了自己的个性,你就会过得不幸福,此时该如何是好呢?
德国伟大作家、哲学家、思想家叔本华说:“最好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吧,你将会更加幸福。”
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叔本华是现代悲观主义哲学、唯意志论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叔本华的哲学继承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代哲人的有益成分,对康德哲学进行了改造,叔本华哲学对尼采、萨特、维特根斯坦等人的哲学产生重大影响,尼采30岁时所写的《我的哲学老师叔本华》一书,本身就是尼采哲学的重要代表作,由此可见叔本华对尼采哲学的影响之巨大。如果是康德是叔本华的哲学老师,那么,尼采的老师确确实实应该就是叔本华。
只不过尼采哲学后来超越了叔本华哲学,却又摒弃了一些很好的东西,导致尼采哲学难以解决一些思想上的混乱问题,按照尼采的“超人哲学”让我们血肉之躯充当“超人”,谈何容易?所以后来尼采也精神失常了,可能是他太孤独了吧!哲学家,尤其是大哲学家,他们不仅是孤独的,而且,他们很孤独,他们的孤独非常人所能想象。
言归正传回到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促进人生幸福的问题。
叔本华哲学之所以能够风靡全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提出了系统的“幸福哲学”论,着眼于如何促进我们的幸福发现了许多真理,使哲学促进人生幸福的作用得以很好发挥。在我们遵循社会一般规矩、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叔本华认为如果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那么将会更加幸福。
人生于天地之间,必须尊重天地自然法则,自然法则统治一切,谁违犯了它就会遭到应有的报应,比如如果人类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那么大自然也会惩罚人类。作为一个微小的个人,我们在社会上、自然界不能为所欲为,必须按照法律的要求、社会的要求行事,这是大前提。
我国古人曾经说过一个人要“循规蹈矩”,如果一个人做到了“循规蹈矩”,那么他就不会是一个为所欲为的人,他必定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然而,如果我们过分地“循规蹈矩”,有时候却违背了我们的天性,“规矩”对自己的要求不符合自己的本性,所以会导致自己很痛苦,也就谈不上幸福了。
在各种“规矩”和“条条框框”的束缚之下,一个人逐步养成其虚伪、矫揉造作的习惯,这些行为的、言语的习惯与其本性不符合,因而是一种通过“雕饰”之后逐步形成的东西。可是我们会发现,虚伪的东西总是不能长久,一个人的本性总会突破任何的束缚而爆发出来,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本性的此种“爆发”简直就是不顾一切的。
至此,我们就会非常明白,要完全压制自己的天性而“循规蹈矩”是完全无效的,还不如在尊重一般道德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