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季羡林在《谈东西方文化》一书中,专门论述了中国的教育制度发展。
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制度,从组织结构上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官,一私。
官学,从夏代就有,分“庠”、“序”、“校”三种。到了商代,又增加了“学”和“瞽宗”。“学”有大小之分,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年代,学校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祭祀和打仗。此外,还进行读、写、算的教学。西周初步具有了学制系统。学制系统分国学与乡学两类。国学是中央官学,乡学是地方官学。国学又分为大学与小学两级。大学中有天子设立的五学和诸侯设立的泮宫。乡学中有塾、庠、序、校之分。
自西周后,各朝各代虽稍有变化,但整体是沿袭了这套教育制度。内容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基础,还包括:三德、六行、六仪等,培养文武兼的人才。
到了唐代,官学的组织更细致,内容更丰富。中央官学中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都专侯儒经,是唐代教育的主干。此外还有专修侓学、算学、书学的学校,医学校,卜筮学校,天文、历算、漏刻学校,兽医学校,校书学校等。在教学行政方面,设立国子监,管理六学,以祭酒为教育最高长官。这一职能一直保留到清代学部成立。
宋代后,官学对学生入学资格逐渐放宽,教育对象不断扩大,学校类型增加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增设了武学和画学。理学被统治阶级利用后,统治了学校教育。
元代对我国古代地方官学有特殊贡献,创设了诸路阴阳学,发展了天文、历算等科技教育。又创设了社学,以满足农业的需要。此外,还创设了蒙古国子学与回回国子学。
明承元制,仍设社学,但以教化为主。国子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地方官学,除治经外,礼、乐、射、御、书、数还设科分教。
清代教育制度多承前代旧制。国子监生的对象范围比以前更宽。地方官学比较普遍。教学内容仍以儒家经典为主。另设觉罗学、旗学、土苗学等等。雍正、乾隆时还设有俄罗斯学馆,教汉满子弟习俄文。
与官学制相对的是私学制。包括家传与师授两种,起源也比较早。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兴起于春秋战国之际。生产发展经私学奠定了经济基础。又由于复杂的政治斗争,需要兴私学,养士人。此外,文化下移,原来“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层面逐渐被打破,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聚众讲学,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在私学兴起过程中,孔子和墨子两大显学的发展最为迅速,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墨子也形成了严密的组织,弟子无数。加上孔、墨两家观点相左,很快形成了儒、墨两大学派互相攻伐,支配中国思想界达数百年之久。战国中期,百家争鸣,诸子私学蜂起,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活力的时代之一,影响深远。
到了汉代,经师讲学之风特盛。东汉私学学生人数超过太学。汉代官学和私学各有偏重,官学以今文经为主,而私学则以古文经为主,东汉末出现了综合今古的趋势,郑玄为代表。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学稍衰,但仍盛于官学。隋唐之际,官学繁荣,私学也极发达。隋代王通(初唐四杰王勃的叔祖)私人讲学,唐代开国名臣中有一些人就出自王通之门。唐代有的学者身在官学,却又私人授徒。
宋代私人讲学极为发达。南宋书院大兴。书院原为私学性质,但是,元明清书院渐有官学性质。到了后来,有的遭禁毁,有的沦为科举预备场所。
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是社会不断进步的结果,为确保了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不中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