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发展史是中国的哲学发展演变历史的具体表现,又是中国古代的科学发展史。它的哲学意味使中医一开始就走向了一条由生命探索人生,从哲学探索生命的漫长道路。它既包含了原初哲学的理性,也包含了由生命本质而导致的、理性的,甚至非理性的因素。它的理论根基——阴阳五行学说来源于初始中华文化的取类比象,其哲理弦奥,表现了非凡的想象力。但由于中医理论一开始发展得太整齐而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而越来越远离人类理性,以致最后成为人类想象力的某种局限,使中医理论一开始就因为其成熟而起于停滞,以至最终停步不前进,最终以经验论的理论水平的形式发展。
然而停滞并不意味着失败,中医理论关于生命哲学的探讨,关于人是世界的中心,也是医学的中心结论就是它的辉煌。他的深入人心,已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并形成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积淀下来,成为我们一种美好的智慧生活方式。
而天道与人道的这种整体和谐也正是迄今为止中医相对于西医的最大的意义,西医将人看作解剖的器官,将疾病与患者的生命相分离,而中医始终把病人当做在一个环境,宇宙相关的整体。将人的生命与健康体系当做其理论的中心与目的 ,而这种整体观念只是“人的医学”的一种体现,也是未来世界医学的目标。所谓人的中医学的特质是 :
1.中医学的对象是“人”:医学的对象不应该是“病”,而是“人”。因为疾病不仅仅是局限的,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它会销毁腐蚀人的精神,改变人的心理,使人在疾病之下潜伏新的疾病,继而将人的生命健康拖向绝望的深渊,而治病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由于失调状态,和谐的状态,医生永远关心的是病床上有生命的人,不应该片面的将病人当作不了解的肉体的“物质”,因此中医诊断上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通的感觉,强调皮肤接触皮肤,强调生命对生命的直接探索,强调各个生命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在某种意义上要比机器(西医)对人生命的探索要广阔得多,安全得多,也人道,理性的多。
2.人是地球的中心:中医理论的原则是“以我知彼,以观过与不及之理。”因此人类的尊严正是因为他有思想,他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索来认识自然和世界万物,继而更深刻地反省自己,更深刻地认识自然,并把握自己在整个世界的位置。刚好在这个问题上,中医理论就是把人放在地球的中心。《说文解字》释人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礼记.礼运》:“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天地之心谓之人,能与天地合德。”套用古人一句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又如“天若不生人,万古常如夜”。正是万古之灵——人的存在和人的感悟,才赋予天高地厚难以窥测的宇宙以新的定义,张载的“大甚于心”“则能体天下之物”与那句著名的“为天地灵心”,就是在给冥顽无知的地球自然性与目的性。
这种成熟的正性理论不仅将外在权威的地球法则转化为人的道德、自觉,而且将“天人合一”的可能性划为一种有定义的途径,既东方特有的宁静观。“人生而静,天之性也”,于是,无论养心养气(孟子),养心宁静观(荀子),还是“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心斋”“坐忘”等,都是为了体会宇宙的基本统一性,获得觉悟与自由,达到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至善至美的境地,并形成东方特有的智慧养生观念。
中医理论认为人源于天地之气,“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人之生命是由天给其精气,地养成其形体,天地之气相交迫而成人,从形而下学,人的肉体是最复杂的“器”。从形而上学,人又是天地并列的方物之灵。《周易》认为☰、☷,纯阳与纯阴,乾坤如父母,相交而有子,以震、坎、艮 、兑、离、巽(☳、☵、☶、☱、☲、☴),这三男,三女,其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人既也育天地之气,又有大地之阴象与凝重,又有天空之刚扬与空灵。正是这种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纯阳、纯阴,正是天与地里一种最高范畴。代表无法企及的某种极致的理想状态,是中医理论不关心的、不强调的,中医理论中心的人,如何成其为人,为阴平阳秘,九侯如一,这种理想健康状态的“平人”。
3.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天地之间,人为贵。”孔子认为的贵重的生命都难避死亡,如果“重复”“长寿”生命现象在我们的人生经验中最最基本的东西没有更新就不可能获得知识。太阳每天照常升起,而人生这关键的两步却都是一次性的,成为我们无法再体验的盲点……世界的一切宗教都源于人们对死的恐惧和思考。如佛教的轮回与涅槃;基督的永生天国。我国没有强力的宗教意识,佛教不在中国。道教对生与死的探讨在世界宗教中可谓独树一帜,它的成仙之路,佛仍从死亡的黑暗中杀出一条血路—-一颗诱人而又隐含着致命危险的丹药或寂寞的漫长的苦修。道教是地道的中国的传统宗教,道教的信仰是我即是神,神就是我,神是由人修持努力得来。但是完全不信仰任何神明,它是觉悟,是参透人间的生死人生,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出生便入地,这是典型的中国智慧。这种智慧从庄子的时代已经开始,而传统医学作为具有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二重性的人的科学,就不能只沉迷于哲学的冥想之中,它不能无视死亡这种客观事实,并要为这一客观事实找出规律和物质基层。在它看来,人禀天地之气,然而人是有缺陷的,有病的,人注定是要死的。人可以死于疾病,但不能死于对生命的无知,它从生物学的角度将死亡看成只能服从的一般法则的自然现象,生命成为了毫无神秘的一种可认知的存在。在道教看来,人的生命最为可贵,因此,人生最为重要的任务和最大的目标,就是努力养护自己的生命。道教对生命价值的珍视,融汇于老子观生、修身、存生、保生、贵生、爱生的思想理念中。这些原则表明,道教养生是以自然之道为道教的教义和信仰的。
中医学认为,人虽然是万物之灵,却无法超越自身,作为个体生命是有限的,这一限制于人体内的一种特殊物质----天癸,天癸的存在,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男人和女人,任随天癸的尽绝而到生命的尽头。它使生命成为脆弱的,必死的,而其生殖作用又在另外一种意义上保持了永恒和连绵不绝。其实,关于生命过程的许多概念上,中国文化都显露了一种惊人的准确,如“始”字,它的意思是“女子月事初来”,“胎”则表示“孕三月”,“癸”就像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其实天癸应该是生命的本能。天癸即天水,是先天之水。万物之生,皆由水开始。而后天肾气强盛与否又决定了天癸是否被调动出来。而后来的命门学说等等也源于“天癸”学说。
4.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中医学没有就此将生命之门关闭,他仅探讨了人的起源、生死、疾病…还探讨了人类生命的升华—养生学养生意味着把生命当作艺术来追求,是一种试图对生命的超越,它的观念是四种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真人是提擎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弊天地,“无有终时”。至人者,浮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弃世离俗……”;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纲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贪嗔之心……”;贤人者:法则天地之理,像是明月,逆从阴阳……”;实际上,中国人所追求的其实是一种宗教主义上的永生,追求的只是普通意义的长生、健康、长寿,追求愉快及肉体精神和谐,他追求的是此岸的幸福。
“人是小天地”,中医学把人类的命运纳与宇宙之中,而每一个人又都在自己的生命轨迹上奔跑着。在中医学看来,人并不孤独,人类与宇宙万物血脉相通,息息相关,它作为个体的生命也许是无奈的,有限的。但作为人类,它的命运同与它生息相关的大宇宙同样辉煌,也承载着漫长历史的文化传承,也许这才是中医文化的精髓,是整个人类的宝藏和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