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演员高以翔的水晶棺运回台北。
终于回家了。
据悉,火化后他将长眠于金宝山。

△ 灵堂上,高以翔的遗照
对于逝者,以及他们的至亲骨肉,漫漫人生路。
或许可以宽慰: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是朴素的生死观,是继续前行的起点。
但Sir却发现——
有些声音比宽慰,更迫不及待地跳出来。
貌似及时、积极以及理智。
细想却不对劲。
比如讨论什么“演员是否属于高危职业”,比如以100件温暖小事“记住”高以翔……
唯独那个核心问题——
“有人道歉并承担他必须承担的了吗?”
慢慢趋冷。
恕Sir直言:
如果核心问题得不到回答,一切讨论毫无意义。
分贝很大的叫惨声
简单回顾事情经过。
11月27日凌晨,高以翔突发意外,不幸离世。
仅仅24小时内,噩耗波及整个华语娱乐圈。
最初,有惊愕的、有惋惜的、有怀念的。
这些都是人的本能反应。
但是,风向突然发生了一些异样的变化。
有一个词让大批演员、影视人心有戚戚焉。
不约而同地,他们开始借此维权。
相继加入的有宁静、张雨绮、袁弘、宋佳等等。




有理有据,自述曾经遭受过的各种不公待遇。
关键词:惨痛,脆弱,拼命……
甚至,就在当天晚上九点左右,Sir在朋友圈里看到这样一款“物料”,黑底金字,显然是花了一点时间设计。

Sir看到不少人转发。
但越多人越不对。
——焦点变了。
一条微博果然把杂音的分贝顶上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