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南海地区的水下文物资源丰富

条评论

南海地区的水下文物资源丰富

在全国人民眼中,海南省是海岛省份,因为自然环境比较优越,是旅游度假的圣地。但要问您海南有什么文物,恐怕大家一无所知。因为在古代历史上,海南岛曾经是朝廷流放的区域。因为长期与内地隔绝,海南的本土文化发展落后,一向被认为是“文化的沙漠”。

海南历史文化贫瘠?如果算上这些文物,恐怕陕西和河南都比不上

古代海南地图

这种看法并不算错误。自古以来,海南的官署都没有设置文物保护机构,一直到建国以后才开始成立博物馆。其馆藏文物主要来自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的支援,以及80年代初期向民间的征集。

根据海南省的文物普查结果,至2017年底,海南省文物收藏总量仅仅10万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物小省。连海南当地人都自嘲:我们的文物数量恐怕连河南和陕西的一个县城都比不上。海南省的省会海口市,其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仅有1500多件,其中还包含了三分之一左右的未定级文物,能称为国宝级文物的一件也没有。

海南历史文化贫瘠?如果算上这些文物,恐怕陕西和河南都比不上

海南省博物馆

如果我要说,算上南海地区的水下文物资源,海南是不折不扣的文物大省,你相信吗?

海南省的西沙、中沙和南沙海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和必经之路。由于这一地区水文复杂、暗礁密布,大量运输古代商品的船舶沉没,因而保存了数量惊人的水下文物和文化遗产。据初步统计,仅西沙群岛附近就有23处水下文化遗存,已探明的沉船数量有124艘。按国外考古研究机构公布的数量,整个南海地区的沉船数量不低于1000艘。

海南历史文化贫瘠?如果算上这些文物,恐怕陕西和河南都比不上

南海水下沉船

如果以每艘船的载货量为2万件计算,再加上沉船上的其它文物,海南水下文物数量不低于2000万件。与陕西省、河南省的地下文物“保护为主,暂不发掘”的条件不同,海南省的水下文物都是可以发掘的,只等考古技术手段和时机成熟。

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海岛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比如海南作为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保存着鲜活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的织锦技术、泥陶技术、船形屋、树皮衣、酿酒技术等都属于考古界的活化石。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视,此类文物的重要性也将迅速提升,说不准会出现少数民族的国宝级文物。

海南历史文化贫瘠?如果算上这些文物,恐怕陕西和河南都比不上

黎族织锦

海南的移民文化也非常具有特色,而且已经兴盛了数千年,从内地各省迁徙至海南的居民,一方面传承其原有的故土和家族文化,一方面也与海南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新文化。

最后,还要提一下海南的史前文化遗址。你没有听错,海南的历史相当悠久。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织考古学家,对陵水桥山遗址进行了考察,经过发掘,确认桥山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距今约4000左右。其面积约5万平方米,已经具备了先进的陶器制作水平。

桥山遗址的面积、文物数量和保存程度,在中国华南地区极为罕见。考古学家随后在附近又发现了1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说明,海南在4000多年前已经有不少文化聚落,并非不毛之地。因此,连考古学家都连连感叹:“并非海南文物匮乏,都怪我们关注的太晚了”。

海南历史文化贫瘠?如果算上这些文物,恐怕陕西和河南都比不上

陵水桥山遗址

作为一个在海南生活16年的中原人,个人认为:海南到底是文物小省还是文物大省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我们要摒弃偏见,重视发掘海南的文化特色,摸清其历史情况和与文化资源,让世界各地的人了解海南的自然之美、历史之美和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