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第一次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才由衷感觉到秦始皇横扫六合的强大气场,陪葬的这支“冥界军团”就如此气势不凡,再遥想到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那支秦军,那是何等的霸气。
兵马俑的发现不仅翻开了秦陵史上的重要一页,也改变了陕西省临潼西杨村村民们的命运。
把时针拨回到1974年,当时因为天气干旱,西杨村杨志发、杨全义、杨新满等几位村民在村南打井,一连挖了5天不见水,却在3月29日挖出来一些瓦罐,而杨志发还挖出来一件残破的陶俑身体。
当时的人们还比较迷信,有村民认为这是挖到了“瓦爷庙”,陶俑是“瓦神爷”,挖出来非常不吉利,但随后又发现一些铜箭头、铜弩机,引起了哄抢。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赵康民得到消息后赶到现场,认定这些都是文物,并及时将它们保护起来。
陕西本来就是文物大省,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很多,兵马俑被发现后,很快就经过一系列发掘,确定了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当时县文化馆馆长拿出自己身上全部的30元钱,作为奖励交给杨志发兄弟。
对于很穷的杨志发兄弟来说,这无异于一笔巨款,但他们没有独吞,而是上交给生产队来分配。生产队随后分配给杨志发兄弟每人4个工分,1个工分值1角8分,4个就是7角2分钱,在当时也能买不少东西了。
考古发掘的差不多时,1975年国家要马上建立博物馆对文物进行保护,所以村民们也不能种地了,加上有些村民埋怨杨志发把祖上先人才“卖”了30元,所以闲话嫉妒之声四起,杨志发一家不得已搬到骊山脚下,在下河村的一个破房屋里居住,被赶出了村子。
到了1978年,当时的巴黎市长希拉克来到西安参观兵马俑,并第一次称呼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还提出要见见秦俑的发现人。当工作人员刚找到杨志发的时候,他还不敢承认,后来国家要把这里建成旅游区,对于西杨村来说是个好机会,村民们才慢慢改变了对杨志发的看法,不过杨志发一家仍然住在下河村。
转机发生在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也提出要见发现人,还邀请杨志发签名留念。但当时杨志发不识字,最后没办法,只能在签名本上划了三个小圆圈。而他的命运从此改变,成了一位职业“签名人”。
陕西省还特地安排一位书法家,教杨志发写自己的姓名,经过几个月时间的苦练,他已经能把自己的名字写得龙飞凤舞,很有气势。此后他的工作就是在博物馆里签名和合影,还成为“名誉馆长”,一举成名。
年逾七十的杨志发,后来的月薪达到8000元,而且每月在博物馆坐馆只要达到10天,为中外游人签名,还能另外获得5000元的津贴。这在当时已是极高的收入,远超那些村民,羡煞了旁人。
不过西杨村的村民们也不差,因为地处热门旅游区,一改原先贫穷的面貌,都变得富裕起来,没几年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子。而有些村民后来还因为谁是第一个发现者和杨志发打官司,但严格来说,真正的兵马俑发现人,应该是第一个赶到现场并认出这些都是“秦代武士俑”,并保护好现场的文物专家赵康民先生。
兵马俑的发现,改变了当地所有人家的生活水平和生存方式,每一个发现者都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