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大古都中,北京是唯一一个既是古代的都城,又是我们现在的首都的一个城市,也是保存我国古代的文化最集中,最丰富的一个城市。如果我们回过头来来考察北京历史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北京城市发展史上“和”这种文化是一脉相传的,所以今天我想就围绕“和”这个字来介绍一些北京这座孤古都的前世和今生。
我们先说天时地利与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是三个非常吉祥如意的词汇,拥有其中之一就已经非常幸运了,但是北京在历史上曾经三者都占全了。我们先说天时和地利,清代的历史学家赵翼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在周,秦,汉,唐的时候,也就是在我们中国文明发展的前期,帝王之都都主要放在秦中这个地方,也就是以西安为中心的秦中,关中这个地区,所以周代,汉代,唐代都建都在长安附近。那个时期证明我国的地气和王气在西北,但是到了唐代的安史之乱以后,这种地气和王气就逐渐地像东北方向以北京为中心的这个区域来转移。过了一二百年之后就出现了变化:
至一、二百年,而东北之气积而益固。于是,金遂有天下之半,元、明遂有天下之全……此王气全结于东北之明证也。
就是在赵翼看来,东北这个区域王气逐渐地积聚,所以后来北京就成了金,元,明的都城。但是我们现在知道无论是地气,王气都只是一种封建迷信的说法。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国北方广大的游牧地区游牧民族的力量有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在周秦汉唐时期,我国北部,西北部的游牧民族力量比较强大,但是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活动在我国东北部的游牧民族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它们的力量逐渐地强大并且入主中原,所以这是一个时代变化的趋势。
天时不如地利,其实北京的这个天时还与它的地利有关,是由于他的地利而带来的天时。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写过一部著作叫做《历代宅京记》,他在谈到北京这个地方之所以成为都城的时候,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北京:
右拥太行,左注沧海,抚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
我们可以结合北京这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图来看一看北京,来分析一下顾炎武说的这一段话。北京这个区域它的西边就是太行山的余脉,而东边临近渤海湾,向南可以控制中原这块光大的区域,然后就进而控制江南。向北方依托长城的居庸关可以控制光大的东北和北方的这样一个区域。所以北京就位于一个中原与东北的游牧民族相互交流的一个枢纽地带,一个咽喉要地,所以就占有了天然的地利条件。拥有了天时,又拥有了地利,但北京这个地方是否真正的成为万众瞩目的政治中心,还要看它是否具备“人和”的条件。因为我们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要提到人和,我们得说到一个人。这个人叫石敬瑭,他是五代时期后唐的一位将军,后来建立了后晋,成了后晋的皇帝。他是怎么当上后晋的皇帝的呢?当时他作为后唐的将军有了夺取皇位的野心,但是力量不够大, 所以就准备联合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来增加自己的实力,所以就像当时的辽太宗耶律德光提出两个条件,说如果你给我提供帮助,我可以在胜利之后把幽云十六州割给你,这是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是我还要认你为父皇帝,我就是一个儿皇帝。辽太宗一听这个条件非常优厚,就答应了石敬瑭的请求,然后派兵帮助石敬瑭消灭了后唐政权,建立了后晋政权,这个时间是在936年。后晋政权建立以后,就要兑现诺言,就把幽云十六州个割给了辽,自己称儿皇帝认辽太宗为父皇帝。在这历史上落下了一个笑柄,但是割让幽云十六州就为北京的崛起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这个区域割给辽政权以后,后来又成为辽之后的金,元,满所占据的一个区域,对于他们来讲,北京就是一颗账上明珠,拥有了北京他们就拥有了进入中原地区进而统一全国的一个跳板,所以对他们来讲,北京的地位异常重要,尤其是对于生活在北京这个区域的老百姓来讲他们的生活轨迹从此以后也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我们说两个特殊的人物,一个是刘秉忠,一个是郭守敬。这两个人他们都是河北的邢台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既有浓厚的汉民族的儒家的文化修养,同时又有游牧民族文化影响的这样一个家庭氛围之中,因为他们小时候这个区域已经被蒙元所控制了。刘秉忠的祖上甚至还做过辽和金的地方官,他的父亲做过元初的邢台的地方官。郭守敬是刘秉忠的学生,这两个人后来都成为元世祖忽必烈身边的重臣,在历史上这两个人都为北京城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比如说刘秉忠亲自总体负责设计了元大都城,奠定了元明清北京城的基本格局。今天北京城的中轴线就是沿着刘秉忠设计的中轴线而展开的。
郭守敬我们知道他是因为他是一位天文学家,曾经编订了《授时历》。这个《授时历》与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西方的公历的一年周期完全相同,但是授时历的编订却别西方的公历早了248年。除了这个郭守敬还是一个出色的水利工程专家,他曾经做过元世祖忽必烈时期的都水监,管理全国的水利事务。他对北京最大的贡献在于总体上构思了元代的京杭大运河的思路并亲自主持和开通了沟通北京与通州的通惠河。
所以我们说刘秉忠奠定了北京这个城市的基本的形体框架,而郭守敬打通了北京这座城市的血脉。我们说这样两个人物,是想说明像在郭守敬和刘秉忠小时候生活的河北的绝大部分的区域都已经是汉民族与游牧民族杂居的一个区域。原来存在于两者之间的那种敌对和仇视没有了,代而取之的是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最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北京就变成了汉民族的家园,同时又变成了游牧民族的家园。对于游牧民族政权来讲他如果把政权放在这里它就会感到比较安全。
我们说打江山容易做江山南,在北京的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尤其能够体会到这一点。他们都是依靠强大的骑兵马上得的天下,但是想要在马山治好天下,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个方面,入主北京的清朝他们就有深刻的教训。在1644年五月的时候,清朝军队越国长城的山海关占领了北京。占领北京以后他们马上就下达了一条政令,叫做剃发令。这个剃发本来是满洲的一种习惯,就是把男人前半部的头发剃掉,然后后边的头发留起来,扎成一个长长的辫子,就好像我们在电影电视里面看到的那样。在满洲贵族看来汉人是否接受剃发意味着他们是否归顺清朝,而对于汉民族来讲剃发与传统的习俗产生了抵触,在汉文化传统里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能轻易损毁的,所以这个剃发本身就被认为是强加于七尺男儿头上的奇耻大辱,是不能接受的,所以这个剃发令一公布就在北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眼看在北京城的控制的政治局面,就要失控了,所以清政府就不得不停止了剃发令的执行,宣布暂缓执行剃发令。
当然这是满汉民族在走向和谐的路上的一个小的插曲,本来不算什么,但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来讲却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怎么样才能保证清政府的政治命运统治能够长治久安?关键的要素在哪里,就是是否能够使各个民族和谐相处,尤其是满汉民族能否和谐相处。要想达到这样的一个目的,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要能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而要相互理解和包容,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只有通过学些才有更多的理解和认同。由此在清朝朝廷就推出了一项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举措,这个举措就是皇子的教育制度,因为这个举措是围绕着民族的和谐而展开的,我把它称为“旷世和举”。
提到这个“旷世和举”我们首先提到清朝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是清朝入关以后占领北京的第二任皇帝,他觉得汉文化博大精深,比游牧民族满洲的文化要优越。从此以后,他就逐渐地开始尝试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皇子教育制度,让他们从小接受满汉文化的教育。据史书记载,康熙皇帝有35个儿子,长大成人的只有24个、他当时规定,这些皇子在6岁的时候就要进入上书房学习,每天早晨的五点钟起床一直要学习到下午的三点钟,十个小时中午不休息。一年之中,只有大年初一,端午节,中秋节,皇帝的生日和自己的生日才能够休息,一年才只休息五天。康熙皇帝建立的这套皇子教育制度,后来经过乾隆皇帝逐渐地完善,其它的帝王也都很好地把它沿袭了下来。
到了道光皇帝的时候他也不敢懈怠,但是我们说皇子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禀赋也有差异,所以还得因材施教,否则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道光皇帝的皇长子奕纬,这个人有一个特点,从小就爱动不爱静,非常喜欢骑马射箭,不爱读书尤其是一看到儒家文化经典就头疼看不下去。按照规定,他也6岁进入上书房学习,但是每天十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听着师傅们之乎者也对他来讲简直是一种煎熬,而他的父亲道光皇帝偏偏又是一个对于儒家文化深深地产生爱慕的一个帝王,和他的先祖康熙皇帝一样整天手不释卷。他也希望自己的皇子像奕纬还有其他皇子都能够好好地读书,将来能够承担的起清朝的江山社稷赋予他们的重任。随着时间的流逝,奕纬在学业上没有什么长进,让他大失所望。到了奕纬20岁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道光皇帝的另外两个儿子相继夭折,奕纬就成了皇位的唯一继承人,这个时候道光就让他继续留在上书房学习。
这样又过了三年,到他24岁的时候,有一天师傅专门辅导奕纬学习,而且语重心长地对奕纬说你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做一个好皇帝,没想到奕纬没好气地对他这位师傅说我要是做了皇帝首先要杀的就是你。这句话可把师傅给吓坏了,回过头来这位师傅就一五一十地向道光皇帝做了汇报。道光皇帝听了以后火冒三丈,简直气的浑身发抖,所以马上就让人把奕纬给叫来,看着奕纬气不打一处来。很来道光皇帝是文质彬彬的,这个时候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股邪火,就伸出脚照奕纬的肚子上踢了一脚,没想到这一脚踢的太重了,当时奕纬惨叫一声就昏死过去,没过几天奕纬就不治身亡了,当然我们说奕纬之死是一个意外,这说明道光皇帝望子成龙太心切了,所以才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惨祸。
奕纬被道光皇帝踢死只是一个个案,通过遮掩的一个个案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清朝的皇子教育是多么严格,甚至近似苛刻。这种苛刻的教育带来了两个明显的效果,第一个效果是全面地提升了清朝皇帝的文化素质,使中国的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文化素养最高高的一个朝代,整体素质最高。我们说清朝入关以后有十位皇帝,清朝的发展有辉煌,也有没落,甚至出现了像鸦片战争那样的奇耻大辱,但是清朝的诗歌皇帝之中,没有一个不学无术荒唐怠政的,这在中国历史赏识十分难得的。第二个就是促进了民族融合,我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就是在清朝的时候形成的,是在它实行民族和睦,民族和谐的这个政策的大背景下形成的。
根据清宫的档案记载,清朝从乾隆以后的帝后都非常喜欢京剧,慈禧太后尤其酷爱京剧。据清宫档案记载,在光绪二十六年的时候,慈禧太后请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先生进入紫禁城来演出,演出的剧目是《天雷报》,这个剧情是这样的,说一对以打草鞋为生张元秀的夫妇没有孩子,所以就抱养了弃婴取名叫做张继保。夫妇两含辛茹苦把张继保抚养成人,而且让他接受教育,后来张继保就做了状元,做了高官。张继保做了高官以后却忘了抚养他的张元秀夫妇,把他们忘在脑后了。后来张元秀夫妇老年得病沦为乞丐,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 又去找到张继保,张继保却死不相认,不认这个养父母。张云秀夫妇既悲愤又绝望,双双碰壁而死。上天为之震怒,就用累把这个张继保给劈死了。
当然这是一段传奇故事,但是没有想到慈禧太后一看到这个《天雷报》的时候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为什么她喜欢这个《天雷报》呢?这使她想起了她和当时的皇帝光绪帝之间的关系。光绪并不是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他是慈禧的妹妹的儿子,是在慈禧的一手操纵下光绪帝才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所以慈禧认为光绪帝的一切都是她给予的。后来在戊戌变法的过程中,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就产生了政治冲突,光绪皇帝曾经还想包围颐和园准备除掉慈禧,所以在慈禧看来光绪皇帝就是就是忘恩负义的张继保,所以就喜欢《天雷报》我们就不会感到奇怪了。但是慈禧看到谭鑫培先生演的《天雷报》之后觉得还是不解恨,就要求谭鑫培在剧中再加五个闪电,五个雷公,一定要把张继保劈德粉身碎骨。改编之后,这个京剧又在宫中演第二遍,在看第二遍的时候,慈禧太后还觉得不解恨,又要求在这个剧中增加上风伯和雨师。因为宫中的戏台是三层的戏台,所以就利用当时可以利用的声,光,火来产生这种霹雳,闪电,风雨交加的这样这一种艺术效果,让那些忤逆不孝的人看了以后产生恐惧之感,所以《天雷报》就被慈禧太后改编了两次,而且在宫中演出了三次,还专门把光绪帝也叫来,坐在慈禧太后的身边,慈禧太后一边看《天雷报》一边拿眼睛瞪着光绪帝,把《天雷报》当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教材来教训不忠不孝的光绪帝。从慈溪处心积虑地改变《天雷报》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这种京剧的社会教化作用帝王和帝后们是多么看重,我们可以想象像《天雷报》这种京剧,到北京的老百姓中间演出的话所产生这种社会的教化作用也会是十分明显。我们知道古代老百姓大多数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京剧就是他们接受历史知识,形成基本道德规范最好的方式,而京剧在演出的过程中间它把比较高深的这种礼仪道德转变为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舞台形象,所以就在看京剧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种基本的忠孝礼仪,行为规范。从而这样的一种的道德规范就在他们的心中开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自觉的行为引领了当时的社会风尚。
四合院是北京人的故乡,是北京人的最爱。四合院以往的时候比较多的是从居住的方式来看待它,在促进北京的城市和谐方面四合院又发挥了怎么样的作用呢?我们说也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四合院它构建了一个和谐的生活空间。我能看这个四合院,四合院它一般来讲是坐北朝南,四面都有房子。北京这个区域位于华北大平原北部,冬天的时候要刮寒风西北风,夏天的时候凉风来自于东南,所以四合院的门一般都开在东南方。在冬天的时候四合院可以抵挡来自西北的凛冽的寒风,到夏天的时候又可以接纳来自东南的凉风,设计非常合理。与此同时,在四合院中间都有一个比较宽敞的庭院,在这个庭院里面一般要放一口水缸,富家人可以养鱼,一般的老百姓拥有了这个水缸以后,一方面可以起到湿润空气的目的,另一方面这个水缸本身可以起到防火的功能。所以在老北京就有一个谚语,说比较富足的家庭的四合院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
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
所以我们说这个四合院就为老北京人构建了一个和谐的生活空间,另外一个方面四合院又为老北京人营造了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四合院它的住房是有严格的讲究的,一般长辈要住坐北朝南的上方,这个档子设计得最合理,而且光线最充足,冬暖夏凉。晚辈要住在东西厢房,佣人仆人只能住门口的配房。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各得其位,非常符合儒家的传统的礼仪规范。在四合院里长大的孩子他们每天的早晚都要到长辈的房中去问安,吃饭的时候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张桌子上,长辈不动筷子晚辈是不能动筷子的。同时在逢年过节,还要举行严肃的祭祖仪式,所以在四合院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尊老爱幼,学会了礼让谦虚。
我们说北京的胡同非常有名,而胡同这个词就来源于蒙古语,是元朝在北京建立时期的一个文化遗产。在蒙古语里面这个胡同叫做“忽洞”,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水井。因为当时刘秉忠设计这个元大都的时候,一般一个胡同都要临近一个水井,所以老北京的很多的老胡同的名字我们觉得很奇怪,但是用蒙古语解释的话就不奇怪了。比如说在老北京曾经有一个胡同叫做屎壳郎胡同,我们听起来觉得很不好听,很不雅观,其实它的意思在蒙古语里面是甜水井的意思,意味着这个胡同临近一个甜水井。另外北京很多湖泊都叫海,中南海,北海,什刹海,这个海就是蒙古语里面“海子”的意思,“海子”在蒙古语里面又是湖泊和大的水面的意思。
除此之外,我们北京的其他文化,比如说园林,食品和饮食,比如说还有像风俗里面也有很多外来文化影响的痕迹。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北京就像一个宽厚的君子,既欣赏北京本地的文化,同时又欣赏,包容,接纳外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从而形成了和而不同的北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