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洪湖赤卫队》的老电影,一首《洪湖水浪打浪》的老歌,让人对鱼米之乡的湖北洪湖有着根深蒂固的红色印象,无不心生崇敬与向往。洪湖岸边,著名的“明清一条街”瞿家湾,就是当年湘鄂西苏区(1931年----1932年)首府所在地。
瞿家湾距洪湖市区85公里,距武汉市140公里;地处洪湖市西部,滨洪湖,临长夏河,濒湖远眺,风光秀美,有鲜明典型的水乡风貌特征。
瞿家湾始建于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老街形成以前,这里是洪湖芦苇河汊中一块鲜为人知的荒洲,明朝弘治年间,一个叫瞿文暹的汉子,为逃避官府的追杀,荡一叶扁舟闯入这里,举铳打下一只野鸭,荒洲才第一次留下拓荒者的足迹;瞿文暹看中这里的富饶,于是弃舟登岸,在此落脚生根,他用打野鸭换来的银钱,筑了瓦房,娶妻生子,繁衍后代。至清朝末年,这里发展成为拥有商铺百余间,闻名遐迩的瞿乡集寨。
瞿家湾老街全长700米、宽近3米,民居店铺鳞次栉比,粉墙黛瓦,飞檐翘角,雕栏画栋,青石板道……古色古香,透着久远历史气息与经年岁月沉香。
雨丝飘扬中,撑着伞漫步在湿湿窄窄的石板道上,让人想起仿佛回到了明清时代。每隔几处,门口挂着的革命遗址的牌匾,又显示着它与中国革命千丝万缕的联系。
砌过屋顶的山墙造型,横看如座座威严的牌坊;错落的飞檐上铺着黑瓦,竖看如条条蠕动的巨蟒。就是这样一座屋舍鳞次栉比,街道狭窄的弹丸小镇,在革命战争年代却容纳了红军、赤卫队的千军万马,吓得敌人胆颤心惊。
1927年至1934年,以贺龙、周逸群、段德昌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武装割据,浴血奋战,创建了以洪湖苏区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931年,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由监利周老嘴迁至瞿家湾,瞿家湾成为湘鄂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心。红色政权在瞿家湾孕育诞生,并在这里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为最终夺取全国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鼎盛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南达洞庭湖和武陵山脉,北到桐柏山南麓,西抵长江三峡和武当山脉,东接武汉西部边境,覆盖58个县市,是湘鄂西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拥有2万正规红军和近5万地方武装,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割据范围最大的三块红色根据地之一,是参加长征的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红二方面军诞生地。
1931年3月,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中共湘鄂西省委,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湘鄂西省军事委员会以及下属的二十余个机关均先后设在这里。同年6月,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辈革命先驱,在这里建立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使这座小镇成为当年湘鄂西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
在那战斗的年代,革命先驱们在这里工作战斗, 不畏艰苦,不屈不挠,英勇杀敌,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革命的星星之火从这里燃起,在全国燎燃,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整条街上建筑看似一体,其实每幢都各成体系,每一系列横竖交错,形状又不尽相同,单看起伏跌宕又错落有致的屋顶,就有不尽的诗情画意。
还有那独具特色的宅门,一般为敞亮的大门,下有台阶,阶旁有下马石,门槛较高,门枕石外侧常做成抱鼓石或石狮子。门框上的门簪多做成八边形或雕上精美的花饰,正中走马板上刻有反映“家风”的匾额,像什么厚德、凝秀、勤俭之类。
如今, 这条街道和建筑风貌仍如当年的老街,存有“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中共湘鄂西省委会”“湘鄂西苏维埃省政府”“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红旗日报社”等革命旧遗址39处,早已列入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作为全国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有12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院校在这里挂牌,签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协议。 同时也成为众多水乡、民俗题材影视剧取景拍摄地。
雨中访明清文化与红色文化相融的瞿家湾,感受着历史沧桑巨变,沐浴着红色文化光辉,让人既了解到明清时期当地的风土人情,又让人回味着那段风起云涌的革命岁月,感受红色精神,受到思想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