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是如何转折与展开的
中国历史如此悠久,该如何梳理?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以“文化交流”为核心,抓住了几次大的转折,重点探讨“中国”之形成。全书分为八章,从目录看关键词:1-3 章是“中国的中国”;4-5章是“东亚的中国”;6-8章是“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国”,从而勾勒出一 部简明清晰的中国通史。
第一,上古时代-公元2世纪。在新石器文化基础上涌现的殷商文明,形成“群”的共同意识,表现为视别的群体为外人或敌对团体。周人伐商成功,以“天命”为己任,以“封建”构造秩序。 春秋战国,列国交伐。华夏文化圈不断向外扩大,各国的政治体制也进一步脱离亲属血缘的桎梏,走向以王权与官僚组织为基本形态的新国家。至公元2世纪,也就是东汉末年,以忠孝节义等儒 家理论所铸造的古代社会秩序完成。
第二,9公元2世纪-15世纪。东汉崩解之后,外族入侵造成南北对峙;另一方面,佛教传入中国,与儒家理念由激荡而至交汇,道家思想亦容纳其中,构建三教融合的新的中国思想体系。 至有宋一代,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界定了以伦理、道德观念为标准的更加稳定的社会秩序,直至明末,一直支配中国人的行为与思想。这个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经历了多次的裂解 与重构,外来文化的挑战与冲突大多被吸收或消弭于无形,中国的华夏文化性格遂有自大的凝固。
第三,15世纪-19世纪中叶,以及随之而至的“百年蹒跚”。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代表了新的序幕的拉开。但此时的明清王朝实施海禁与闭关政策,仍以“朝贡”与 “抚夷”的观念对待域外种族。固有的社会伦理道德,无法翻旧更新顺应时代变化,原有的“中央之国”的自我投射,暴露其虚弱而不能适应的缺陷,以至于在进入多国多文化的世界体系之时, 中国显得张皇失措。
古代部分的论述,许倬云主要依靠考古材料。最重要的源头来自考古学家苏秉琦的“满天星斗”学说。传统的中国文明起源地通常以仰韶文化为中心。苏秉琦说,仰韶文化诚然重要,但“一枝花”代表不了“满园春”,“星星火”比不得“满天星”。苏秉琦在1994年写作《国家起源与民族文化传统(提纲)》时,指出古代文化区系、条、块的观念,建议今日中国疆域之内,至少有六个地区文化。许倬云认同苏秉琦的观点,并据此延展探讨黄河流域的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战国时代南北文化差异的逐渐泯灭为秦汉一统奠定了基础。
中世与近世部分,许倬云主要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梁启超先生在1925年写过《中国史叙论》,把中国史划分为中国的中国、亚洲的中国以及世界的中国三段时期。梁启超说,中原的中国经过秦汉一统,成为中国的中国;中国的中国经由与印度、日本等接触,成为亚洲的中国;近世以来,中国进入世界舞台,与欧美竞争,而成为世界的中国。梁启超此说,显然是许倬云这 部《万古江河》的骨架。许倬云大加发挥,写就成书,并且做了罗马与长安、中亚文明、印度文化圈、东亚经济圈、中国与日本之维新等多种比较。这些不同文化在边缘上犬牙交错、彼此进退, 以“接触-冲突-交流-适应-融合”的模式,构成了亚欧大陆数千年历史跌宕起伏的各种剧情。中国在这些剧情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许倬云近年还写了《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和《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这两部作品,继续探讨“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 ”许倬云说:“不论是作为政治性的共同体,抑或文化性的综合体,‘中国’是不断变化的系统,不断发展的秩序。”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审查自己的归属和认同,也审查族群归属和认同的原则,应是非常严肃的课 题”。很显然,“中国”这个概念是演化的,不断变动的,是在漫长的历史变迀中汇江河而成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