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地名不仅是人文记忆,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

条评论

地名不仅是人文记忆,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民政部联合摄制的首档大型地名文化节目《中国地名大会》,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热播。成为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会”系列新成员;节目播出后,在全社会引发共鸣。

从传说中发源的安徽淮南八公山和湖北神农架林区,一个因豆腐的发明在中国的烹调史上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另一个则因“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奠定了中医“注重实践经验”的导向;

同样因职能而命名的江苏高邮和山西运城,一个承担了信息传递职能,另一个则承担了食盐运输职能;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的成都椒子街,见证着中国古人的经济智慧;

因星宿命名的湖南娄底和故宫旧称“紫禁城”,则分别对应着二十八星宿的娄星、氐星和紫微垣,展现了古人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另外,还有因地理位置命名的河北邯郸,寄予了“保卫大都,安定天下”寓意的河北保定,因文化遗存命名的西安雁塔区等等。每一个地名背后,都有着一段特别的诞生故事,也都诉说着中国智慧的奇迹。

中国人对地名,有自己的寄托,有自己的感情,有自己独特的解读。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在中国人的感情里,地名不仅仅是地名,更赋予了地名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及代表性等特性。有人说,地名是中国人的一种乡愁,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文化记忆;我们中国人对地名,有一种情有独钟的感情。

对中国人来说,地名不仅是一种特殊的人文记忆,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中国地名大会》,以地名为载体,生动展现了中华大地的辽阔幅员、多样地理、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聚焦地名背后蕴含的寻根文化、孝亲理念、安宁向往、奋斗精神,激发了公众对脚下这片土地的集体共鸣。

有观众认为,“众多地名像一张张名片,反映的是历史的回忆,也是文化的沉淀。节目特别强调地名文化的时空横纵关联,在兼容并包、交相辉映中,向人们述说历史的深刻烙印,让我们的内心自然升腾起了对民族历史的认同感、自豪感。”

也有观众表示,《中国地名大会》带领大家重新认识地名文化,领略地名背后的历史、生活、情感和信仰,展示了一个回望历史、赓续传统、思索当下、展望未来的中国。对于新时代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和家国情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中南大学教授、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表示,“重视地名文化,也就是在重视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历史。”对地名熟悉不熟悉,爱护不爱护,保护不保护,是对国家与民族历史有没有感情,对传统文化有没有自信;也是记住乡愁的一种表现。

一个老地名,不仅是一片保留完好的历史文化老街区、老村落,更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一个地方的文化密码。

《中国地名大会》,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多维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引导人们发现地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文化华彩和人生百态,唤起人们心中的家乡情结与热土情怀。这是一堂生动的地理知识课,也是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旨在提醒我们:不要让快速的现代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让地名变“味”、丢了“魂”、失去“根”。

节目播出的同时,还推出“地名背后是家乡”短视频挑战赛等线上互动方式,让人耳目一新。这种创新的节目形式,勾起了人们对家乡、对乡愁的回忆和记忆,也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回了我们对地名文化的那种敬畏。《青岛文学》杂志副主编张彤说:“地名,历史文化的入口”;有了这个“人口”,我们才能找回我们丢失了记忆,找回我们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