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被神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条评论

被神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大家好,我是,喜欢徒步、爬山、摄影、做美食、爱旅游,我愿尽已所能把所有遇见的美好与大家分享互动!

大汖古村位于山西省盂县梁家寨乡深山沟谷中,整个村子的50余座小院修建在一整块山体上,依山就势,由下而上,形成了独特造型。

2013年,大汖古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被某生态旅游景区有限公司开发。2019年1月,大汖古村又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被神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汖村,人烟稀少,房屋十室九破

这是一个建在一整块山石上的村落。50多座小院建在一整块凸出的山体上,依山就势,由下而上,层层叠叠,密密麻麻,造型别致。远远望去,屋瓦相连,参差错落,相依相偎。

大汖村是个被刻意神化的地方,1500多年的历史古村被称作了太行山深处的“布达拉宫”,两者的相同点无外乎都依山而建,别的方面完全不相同,它不是宫殿,只是石屋,不高大,布局上也不大气,有小巷子串连着各家各户,没有佛教的殿堂,村后的庙宇据说有,只是现在找不到了。

被神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汖村,人烟稀少,房屋十室九破

村里没有商店、没有饭店、没有药店,只有破败的房屋和零星见到的几个老人。惟一的娱乐活动,是在夏日的傍晚,老人们捧着饭碗聚在大槐树下,回味过去的时光。

如今大汖村自从上过电视后,成了不少城里人心目中的“诗和远方”,不少摄影家慕名而来,但这一切并不是大汖年轻村民的追求,在这里挣不到钱,上不了学,娶不上媳妇,他们不得不和古村“诀别”,走出另谋生路。

被神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汖村,人烟稀少,房屋十室九破

行走在大汖村,大部分院落大门紧锁,不少房屋坍塌,砖瓦檩梁散落一地,散发着衰败的气息。除了进出不便,在村里种地收入也不高。村里人喜欢蒸米面窝窝吃。这种用小米面、玉米面加上南瓜蒸熟的馒头,颜色金黄,吃起来带甜头。 村里的老人冬天起得晚,许多人一天只吃两顿饭,睡醒后半上午吃一顿,下午吃一顿。

村中人烟稀少,50余座小院年久失修已几乎成了危房。夜幕降临,偌大的村庄只有几处零星灯火,忽明忽暗,像是随时会被黑暗吞噬一般。

被神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汖村,人烟稀少,房屋十室九破

翻检旧照,当年的大汖古村安详沉静,一块块石头,垒起岁月沧桑;一间间屋舍,这样的场景,大可以安放现代人的乡愁与乡思。然而,如今的大汖古村几乎沦落为“十室九破”,实在让人心疼。

2019年1月,大汖村刚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而这一年,村子的空心化进一步加剧,村子里的老人相继去世,村子里仅存的几位老人,为村子里原生住户,他们目前的营收来源,除了搬出去的子女,主要仍为延续了几千年的农耕方式。不愿离开的老人,几乎成为了被孤岛隔绝的小群体。

被神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汖村,人烟稀少,房屋十室九破

与村里的老人同样坚守村子的,是一家生态旅游的公司,山西归语大汖古村生态旅游景区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为大汖古村生态旅游景区的运营商,也是“圈”起村子收售门票的受益者。 但面对村里大部分的危房,该景区的运营商却并没有进行维修和保护。

古村落的自然衰败,本就是一种不可逆的现实。但既然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汖古村非但没有得到保护,反而愈发破败,被随意拿捏,成为游客眼中的过度商业化开发,连带当地居民也背上了“穷上恶水出刁民”的名声,处境尴尬又悲凉。

被神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汖村,人烟稀少,房屋十室九破

传统村落,单从个体讲,可能承载了一个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本身就是历史地理研究、地方经济研究、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现场。听任传统村落在风霜雪雨中颓败,是对历史、时代的不负责任。

大汖不大,村也无名。但它就像一扇古老的窗口,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视人类农耕文明的足迹,获取许多历史信息;它也是一个活的古村样本。

被神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汖村,人烟稀少,房屋十室九破

总结:

大汖古村,为什么会建在一整块山体上,从建筑科学上有哪些值得现在借鉴的地方,其在美学上有何价值等,这些内容都有待进一步发展,

出去的村民说,即便现在旅游火起来了,村民们重新回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恐怕也难以为继了。而对于如何修复和保护那些倾倒、破败的房屋,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思路。

去过的游客都反映,自从央视在这拍了部纪录片后,就被当地圈起来收费了,而且房子越来越破,房屋坍塌问题严重,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一切向钱看,最后会毁掉的是中华文化,最后历史会说今天就是断层开始。

被神化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汖村,人烟稀少,房屋十室九破

交通

高铁直接到阳泉北,出站右手方向有公交车801路坐车到交警队下车十字路口加油站对面(或者高铁站打的到交警队下车十字路口

村里只有一家民宿,只提供简单的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