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一首布依歌曲《好花红》唱响大江南北,贵州省惠水县因“好花”而得名,现如今“好花红”也已成为了黔南的“文艺”代名词。新中国成立70年来,黔南州文化文艺事业,尤其是民族文化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态势。其中,从“文化事业”向“文化产业”的转变发展,造就了一大批文化产品,让黔南深厚的文化底蕴,纷纷变身为经济效益,为黔南的文化发展增添了持久的生命力。
从事业到产业 让文化更具生命力
深挖细掘文化软实力 非遗开发创造机遇
由于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黔南的非遗文化市场本就有着巨大市场潜力。回顾70年来,黔南州的文化挖掘发展工作,可谓是硕果累累。
据了解,全州共建立了10个类别涉及300多个项目的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截至目前,全州共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00多项、非遗项目传承人1200多名,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4项、国家级传承人9人、省级传承人46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居全省各市(州)第二位;基本形成规范健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保护体系和运行机制,全社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
为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黔南州加大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力度,深挖水族、苗族、瑶族、布依族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结合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传统节日及茶人会、物流峰会等州级重大活动,大力宣传了黔南技艺,如平塘牙舟陶、水族剪纸、九阡酒酿造、都匀毛尖制作技艺等,展示了黔南民族服饰,如三都马尾绣、惠水枫香染、福泉苗绣蜡染等,均实现了商品化的开发利用。
2018年7月18日,黔南州首届民族服饰创意设计大赛。
去年7月,黔南州成功举办了首届民族服饰创意设计大赛,668件(套)民族服饰参加决赛,决赛期间还举行了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当月,全州在工商部门登记在册的民族服饰企业(经营户)就有408家(户),民间艺人1500余人,从事民族服饰人员参加就业创业的农村妇女近万人,民族服饰产业初现产业化发展雏形。
强龙头、扶小微、建架构 产业规模提质增效
近年来,受国际市场影响,一些实体行业遭受了一定的冲击。但在黔南,文化产业却在当前的大背景下逆势上扬,其得益的就是我州强龙头、扶小微、建架构的“抓两头、带中间” 产业发展思路。
70年来,文化产业从无到有。黔南通过抓大企业、大项目、大平台,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领军型文化企业、大型文化产业应运而生;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快速崛起,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微文化企业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正以“铺天盖地”之势席卷而来。
去年11月28日,2018年度全州文化产业发展项目观摩暨总结表彰大会在都匀召开。会上,贵州云龙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茶博园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时代记忆(天津)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深圳非遗生活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被授予了黔南州“文化产业发展先进企业”荣誉称号。也正是这些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发展理念,以“古今结合、东西方融合、产融互动”为发展方向,持续整合资源,联动发展,建平台、聚圈层、塑品牌,打造了一个个文产综合体。如今,黔南的文化产业也正努力成为支柱性产业,为谱写建设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黔南篇章,夺取脱贫攻坚总攻全胜提供文化支撑。
创新融合“文化+”模式 业态体系内涵丰富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实施“文化+”既是大势所趋,更能补齐文化产业发展的诸多短板,拓展文化产业的广度和深度。在黔南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融合”永远是绕不开的一个词,俨然已成为了新常态下牵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
怎样“加”?“加”什么?黔南州有自己的答案。在全州各县市区,当地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创新探索,打破传统领域和板块界限,以实际行动,为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从“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到“文化+创意”“文化+贸易”,与各领域的融合给文化产业带来了发展潜力和想象空间。
如今,黔南初步形成特色文化产业体系,打造了一批文化主导的景区景点,建成了一批特色文化主题酒店,开发了一批特色文化餐饮,开发了一批特色文化旅游商品,推出了一批为游客演出的反映黔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具有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的商业演出剧目。截至2018年,全州文化产业单位1557家,从业人员28163人,个体户2378个,成规模文化企业114家。全州文化产业增加值52亿元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5%,位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