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9岁时的学艺梦想直到大学毕业后终于实现

条评论

9岁时的学艺梦想直到大学毕业后终于实现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身戴银,健康富贵会相伴,安五脏,定心神,止惊悸,除邪气。经常佩戴银饰品,对健康有百益而无一害。

早在元朝以前,蒙古族即以使用银器闻名。蒙古族银器品种有银碗、蒙古刀、蒙古银壶、饮酒器皿、头饰银簪、各种马具鞍花等。其特点是大方淳朴,精巧细致,色彩纹样古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银器在蒙古族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打制银器的银匠师傅也就成了三百六十行中的一个行当,被流传了下来。

如今大批量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制作,导致从事这一行的手艺人逐渐稀少。但是身在呼和浩特的银匠阿其图,却始终热爱、坚守着手工打造银器的工作。

阿其图对制作银器的好奇、向往从小便根植于心。八九岁时随父亲去他的银匠朋友家第一次目睹制作流程,就为之着迷;父亲反对他当学徒的请求之后,阿其图有空就去银匠家边看边暗自琢磨,即使后来上学也没有中断他想成为制作银器的手艺人的想法。

直到2000年,阿其图大学毕业终于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他拜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布仁毕力格为师父,学习了一年多很快成为其得意门生。

“喜欢这个,从小就想学。现在回想当时9岁就开始学的话,肯定比现在好……不过现在也不晚,努力肯定行。”谈起自己的学艺之路虽然有一些小遗憾,但从正式成为银匠到今天,阿其图一直用心学习,沉浸在制作银饰的乐趣中。

制作银器一般分四道工序:

一、把银加热熔化成银液,浇入预先准备好的方形模子,等待冷却;

二、冷却后银液成为银板,然后利用银的延展性用锤子将制作好的银板锤打成片,再置于特殊工具上挤压锤打,敲打成各种器形;

三、之后锤揲成形的器物表面由工匠描绘出各种花纹图案,然后用錾刀进行錾刻;

四、最后在银器和银装饰部件的接触点上铺上焊药,加热至焊药熔化即焊接成功。

制作银器的步骤不多,但是阿其图执着于对品质的坚持和追求、精益求精,尤其是雕刻花纹、图案的时候,他都格外专注、细心。

阿其图不仅将传统手工艺发扬光大,更融入了现代人对于蒙古族艺术的喜爱。他亲手打制的蒙古族餐具、首饰等实用品及雕塑、摆件等艺术品得到了师傅的肯定,也受到了顾客的青睐。这些有温度的银器从银匠的手里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吉祥、美好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