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冠霞帔,十里红妆,明媒正娶。凤冠在古代是后宫之主的象征,只有皇帝明媒正娶的皇后才有的专属物件。因其有凤凰样珠宝,而得名“凤冠”。
古时的凤冠代表着皇后的尊贵身份地位,所以在做工方面极其有考究,不仅要体现出皇后的雍容华贵,也要展现出后宫之主的端庄优雅。在历朝历代的凤冠中,有3个已出土的凤冠最为惊艳。当你看过这些凤冠,才能真正了解尊贵的奢华之气。
一、孝端皇后凤冠
孝端皇后是明神宗的原配,性格温柔且识大体。膝下只有长公主-荣昌公主一女,一生并未给万历帝生下皇子。但因其不争世事的性格,做皇后长达42年之久。
1956年在北京昌平区出土一个凤冠,经专家判断,确定其主人为孝端皇后。此冠共有9龙4凤,龙通体纯金,凤是采用古老的而又精细的翠工艺。
冠顶上三条龙,正中的一条口中衔珠宝滴,还有两条龙向外侧伸展,口中有长串的珠宝。剩下的三条龙在中间位置,乍看有欲飞之感。在中间的还有四只凤凰,凤凰口中都衔着稍短的珠宝,整体尊贵显赫且端庄华丽。
九龙三凤冠身由大大小小的宝石100余块,珍珠5000余颗组成。有了宝石的衬托,凤冠整体更是端庄而又有威严。并且凤冠上的凤是采用翠工艺制作,做工极其复杂且价值不可估量。因此这个凤冠是孝端皇后的珍爱之物,将它视作珍宝。
此凤冠的发现,更是为考古工艺添砖加瓦。使得人们更好的研究和了解明万历年间的制造技术,帮助现代人们更好的挖掘过去和探索未来的奥秘。
二、隋萧皇后凤冠
隋炀帝的皇后萧氏,出身显赫,年幼时就聪明机灵,知书达理且精通医术。到适婚年龄时,被隋文帝选为杨广的妃子。婚后诞下3子1女,在杨广登基时封其为后。
萧皇后在后位时的画像极少能流传至今,但根据书中记载,萧皇后的凤冠可谓是美轮美奂,但是由于早期没有发现隋炀帝与萧皇后的墓穴,人们只得依靠书中极少的描述,自己想象。
直到2013年,专家在扬州发现他们夫妻合葬的墓穴。在出土的文物中,终于一睹凤冠芳容。即使凤冠在墓穴中存放了1400多年,仍旧使得人们惊叹不已。
萧皇后的凤冠与孝端皇后凤冠有些不同,因为在其他的朝代皇后的凤冠上都是有凤图案的存在,以此来表示皇后的高贵身份。而萧皇后的凤冠上并没有凤,而是由13颗花树组成。
且其凤冠也没有像孝端皇后那样雍容华贵,凤冠仅用一些铜,珍珠等材料制作而成。虽然制作材料并非金贵,但制作工艺十分有考究。精湛的手法使得凤冠上13颗花树惟妙惟肖,颗颗分明。
纵然这顶金灿灿的凤冠所用材料并非金贵,但是因其精湛的工艺以及美观大气而闻名。相传,隋萧皇后凤冠并非生前所有,而是在下葬时唐太宗李世民下令要以皇后之礼下葬而打造的。
由于隋萧皇后凤冠制作材料并非金贵,且已埋葬上千年,在刚出土时凤冠并没有十分惊艳。但在考古专家的修复后,凤冠已经最大程度地还原本来的相貌。
三、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
此冠是满清朝皇后之物,因制作材料为貂皮珍珠等物而得名。因满族是游牧民族,所以凤冠也是极具民族特色,使用貂皮为原料,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保暖的效果,因此这个凤冠又名“暖帽”。
此超冠使用大量的猫眼石、东珠、珍珠以及珊瑚等许多珍贵的原料。再加之精湛的做工,使之看上去十分磅礴大气,雍容华贵。或许很多人不够了解猫眼石和东珠。
东珠属于淡水珍珠,是镶嵌在冠顶的大珍珠,此冠共有88颗。东珠在清朝产于黑龙江一带,虽与南方珍珠相比色泽稍差,但由于产地在满族龙兴之地,加上产量极少,所以深受清朝人们的喜爱。
因此在清朝,皇室将东珠镶嵌在权利较高的冠服上,以此来表示自己的尊贵身份和地位。东珠在清朝被规定为至高无上者所用的珠宝。因为东珠是通过自然捕捉而获取,所以有些民间的百姓想要发横财而去捕捉东珠。
对此,清朝专门制定了一系列的处罚规定,详细规定私藏和贩卖东珠的惩罚。以此可以看出,在清朝东珠的价值可以价值连城。更何况此凤冠上有88颗东珠,你是否可以想象它的价值?
此凤冠不仅有价值连城的东珠,还有十分罕见的猫睛石12颗。顾名思义,猫睛石是有猫眼效应的宝石。那什么叫做猫眼效应呢?其实就是当有光照耀时,宝石上会出现一条清晰的光带,光带随着光源不同而产生移动,就如同猫的眼睛一样,而得名猫睛石。
这种宝石在如今十分发达的社会中都极其稀少,属于稀有名贵宝石,开采和加工难度大,更何况是当时的清朝呢?得到猫睛石更是十分困难。
总结
以上3件凤冠是我国已出土凤冠中最具代表性和观赏性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出土的凤冠向我们展现着古时的精湛技术和智慧。
通过凤冠的造型以及使用的珠宝等材料的使用,展现出冠主人的高贵典雅和雍容华贵。作为皇后身份的象征,凤冠本身的价值自然也是不可估量。
这些凤冠的出土,使得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了解古代艺术文化水平,可以更快更好的促进中国的传统工艺的发展。使更多人爱上这项艺术,更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使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的手艺可以得到传承。假以时日,会有越来越多的作品可以流传给后世,使得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中国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