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因为诸子百家而老辣,因为秦汉王朝而宏大,因为魏晋名士而凄美,却眼看着要带着这些老、这些大、这些美而渐渐暗淡。
中国文化的三段论结构
魏晋名士虽然对中国文化起到了颠覆性改写的作用,但是这种改写在于长远、在于素质,而不是实实在在地左右了当时的文化走向。
他们时兴的一次次凄美的冲击,凄美得让人永久难忘。但在当时人们很快就遗忘了。他们看穿了英雄时代的虚假,而进入了后英雄时代。但是,他们本身也很快被看穿了,看穿的人是谁?看穿的人是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不会大哭,不会打铁,不会啸吟。他觉得这一些都稍稍有一点作态,他还不如彻底的回归家园、回归常态,种种地、看看菊花,顺手写几句诗。这一来,我们眼前就出现了从英雄到名士到陶渊明的三段论结构。
慷慨激昂型的文化人格。第二段,游戏反叛型的文化人格。第三段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
记住这三段,第一段是慷慨激昂,第二段是游戏反叛,第三段是安然自立。这三段论的结构,后来反复地出现在中外文化史上,变成了一个通行的模式,像预言一样一次次的重复。
概括起来说,就是在奠基时代和秦汉帝国时代过去之后,虽然文化创作出现了一派生气勃勃、成果累累的景象,但是文化创造者的生命都像彗星一般在长天划过,没有给庞大的中国文化实体带来足够的气场。这显然是中国文化的重大危机时刻。
中国文化的大危机
中国文化因为诸子百家而老辣,因为秦汉王朝而宏大,因为魏晋名士而凄美,却眼看着要带着这些老、这些大、这些美而渐渐暗淡。
这可以有个比喻,天下有很多老宅子、老庭院,都是又老又大又美的,却都一一败落了。这些老宅子、老庭院能不能延续,就看有没有一种更重要的元素加入。
这个更重要的元素就是气,这气也可以称之为元气,元旦的“元”,带有创见的含义。创见之气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极其重要的新生的景象,好像触摸不到,却又处处可感。
充盈于天地之间,所以又可以称之为天地之气,这是中国文化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天地之气或者叫天地元气,我们在道家的著作当中,经常会发现这四个字,天地元气。
如果没有气的话,那些又老又大又美的老宅子、老庭院,也就是中国文化,它就已经没有继续蓬勃发展下去的生命力了。
中国文化老确实是老了,讲到了陶渊明那个时候,老子和孔子的学说已经传承了900多年。
大家想想,900多年这是多么漫长的岁月,如果经历了900多年还不老化,那就不是一个正常的生命体,因为一切正常的生命体都会新陈代谢。
老还不太可怕,更可怕的是,这些老者还被驱使到一个个超级宏伟的大场面里边,去辛苦的上班,实在是累得变形了。
法家为秦始皇上班,道家为汉文帝、汉景帝上班,儒家为汉武帝上班,该做的不该做的事都做了。不仅是累,而且已经把力气耗尽,不再是原来的模样了。
到英雄时代和魏晋时代,那些疲惫的老文化几乎已经退休,而新奇的文化的热闹场面却又没有持续多久。总之,当时的中国文化气散了、气衰了、气泄了,这实在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大危机。
幸好,公元三世纪、四世纪,中国文化在危机当中听到了别样的声音,居然是来自北方的马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