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从唐宋腰鼓看落马桥窑址出土元青花漏斗形器

条评论

从唐宋腰鼓看落马桥窑址出土元青花漏斗形器

2012年景德镇落马桥窑址元末明初地层出土了一件青花漏斗形器,为此前未发现过的新器类,结合同地层出土的其他遗物并与纪年资料等进行比对,可以判定其为一件元代青花瓷。此件器物中空,通过比对与工艺复原研究,结合其“广首而纤腹”的特点,推断其为腰鼓的半截鼓腔。瓷腰鼓流行于唐宋时期,从窑址考古发现来看,此时期南北方生产腰鼓的窑场有30多处,其中以河南鲁山窑、广西永福窑为代表。随着制瓷技术和礼乐文化的对外传播,日本、朝鲜、越南等地也开始生产造型相近的瓷质腰鼓。考古和文献资料表明,宋代以后陶瓷腰鼓生产式微,木质腰鼓以其轻便易携、音质清脆的特性日渐成为上达宫廷、下至庶民的首选鼓乐器。而落马桥窑址出土的这件器物,制作精致,或为礼制性活动所用,可以视为古代瓷质腰鼓的最后一抹余晖。
落马桥是元明清时期景德镇制瓷业中心区——镇区内的一处重要窑场,遗址位于今景德镇市中华南路红光瓷厂内,西距昌江约0.6公里,北距明清御窑厂遗址约1.2公里。2012年起,多家单位对该窑址进行了联合发掘,揭露出丰富的北宋至清代地层堆积和各类遗迹,出土了数以吨计的瓷器标本,其中元代遗存丰富,最为引人瞩目。2017年,为理清T2探方内部分遗迹的叠压关系及发掘区内重要元代建筑的整体布局,在T2西北角3×4米的小范围内向下发掘。发掘清理至元末明初⑥a层时,在探方西南角出土了一件青花不明器(T2扩⑥a:4),这件器物造型独特,在以往发掘出土和传世的青花瓷器中未见有同类器。
一 出土器物内涵
(一)基本特征

〔图一〕 青花缠枝牡丹纹漏斗形器 景德镇落马桥窑址出土

这件器物出土时破碎为十余片,但并不分散,经修复后,可见造型为漏斗形,一侧口大,一侧口小,中空〔图一〕。大口直径21.2厘米,小口直径7.7厘米,高25.2厘米。大口圆唇,口微敛,下腹急收,近小口处微外撇,小口呈子口式,器中部修出一道浅凸棱。白胎,细而坚致,胎体自大口至小口渐厚。白釉,釉色泛青,莹润光亮。外壁施满釉,内壁施釉不均,自小口向下有流釉的效果,子口处无釉。器身有青花装饰,分上下两层,靠近大口处上下饰双线,内绘缠枝牡丹纹;近小口处饰双层钱币式锦地纹。上、下层纹饰间饰对称草叶纹。青花发色蓝艳,色深处有铁斑析出。
(二)年代
这件器物所在的⑥a层叠压于建筑遗迹F16之上。F16为砖铺地面,建造方式与位于发掘区南部的元代建筑遗迹F12相同。与这件器物同一地层出土的青花瓷还有碗、盘、杯、高足杯、匜、瓶、罐、盒、器盖等,共计80件(片),均为比较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另出土有卵白釉瓷、青白釉瓷、灰青釉瓷、酱釉瓷、素胎器、粗陶及建筑构件,地层面貌较为单纯。叠压于⑥a 层之上的⑤b层出土有明代早期的青花瓷、白釉瓷。这件器物所绘的缠枝牡丹纹为元代青花瓷上常见的纹样,既可用作主题纹饰,绘于器物的腹部,如高安窖藏出土及上海博物馆藏的梅瓶、伊朗国家博物馆藏的双耳罐〔图二〕、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博物馆藏的葫芦瓶等;也常见作为辅助纹饰装饰于器物的颈部、肩部、下腹、胫部等处,如大英博物馆藏“至正十一年”(1351)铭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的胫部纹饰。近小口处的钱币式锦地纹见于落马桥窑址出土的青花盒和器座〔图三:1、2〕,以及安徽蚌埠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汤和墓出土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 〔图三:3〕,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藏元青花缠枝莲花鸳鸯纹高足碗 〔图三:4〕等。综上,通过地层叠压关系、出土物及纪年资料比对,可以判定这件器物为一件典型的元代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