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推动文化遗产传承和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的全面提升,

条评论

推动文化遗产传承和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的全面提升,

 新时代下“十四五”时期文保事业稳步提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及地方出台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落实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开展文物建筑活化利用的相关实践,正是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积极有益探索。基于文物建筑不同价值、不同权属等因素,如何让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开放利用并行,让文物建筑“活起来”是文保工作者持续探索的目标。

  功能属性的灵活赋能与空间使用的多样探索

  文物建筑活化利用,一方面对其功能属性进行调整,赋能老建筑,焕发新活力,另一方面对建筑空间的使用进行适宜性的探索和多样改造,为空间的更新使用提供适宜的物质载体,这可谓文物建筑活起来的双重路径。

  基于建筑原有功能特点,深度挖掘自身价值,选择适宜性的功能定位,通过功能延续、功能置换、功能叠加等不同方式,让文物建筑焕发新活力。功能延续是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较为积极的一种模式,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居住功能的延续,使用者对民居结构维修、墙面粉饰、安装空调等进行性能提升方面的改造。二是公共服务及商业等原有功能延续,文物建筑保存状况良好,外部与内部均得到合理的维护,延续原有功能并对外开放获取一定的人流量。

  功能置换是文物建筑功能利用最主要的形式,主要置换为文化展示类和商业类。置换为文化展示类的文物建筑原先多是名人故居,这种利用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建筑,且合理布置展厅开放后,具有稳定的客流量。置换为商业类的文物建筑大多有异于原有功能,如浙江杭州西溪湿地风景区“淼森花境”,该建筑群原为江西省民居及祠堂建筑群,后经异地搬迁至此,现今由汉服体验、生活用品展卖等功能组成,吸引公众到古建筑群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