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文明网 > 文化 >

冬至节源于汉代

条评论

冬至节源于汉代

  冬至俗称“冬至”,它既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在我们这里,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

  

  在古代,我国就对冬至很重视。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冬至在古人心中是何其重要。

  

  冬至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时至今天,我国民间仍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庆贺,甚至有祭天祭祖的习俗。在我的家乡,就用演大戏的方式来庆贺这个节日,一年当中也只有这个节日才演大戏了,怪不得“冬至大过年”呀!

  

  冬至是一个“承前(冬)启后(春)”的日子,民谚曰“冬至阳生春又来”,就是说寒冬把太阳驱赶得很遥远,到了冬至这天,太阳就会想起北方曾经日日夜夜跟自己为伴的芸芸众生,马上扭头回来,使气温慢慢回升,天气渐渐变暖。同时,过了这一天,便又白昼渐渐地加长,黑夜渐渐地缩短,所以又有“冬至夜长过橼”的说法,意思是说冬至这一天是黑夜最长的一天。

  

  其实,冬至具有特色鲜明的文化意义。譬如,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饮食文化。在我们家乡,包饺子和吃汤圆是必不可少的,原因是传说这一天是补天补地的日子。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吃汤圆。我们吃的饺子,也叫“冬至鸽”,馅料是一样的,粿皮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外貌形状不一样,“冬至鸽”被捏成了半月形,它已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要是谁说起“冬至鸽”,它的样子便会立刻浮现到人的脑海中来。

  

  冬至吃“冬至鸽”是重头戏,吃汤圆也必不可少。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我们这里尤为盛行,民间更有“吃了冬至丸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吃汤圆寓意团圆、甜蜜、增寿,图个口彩吉利。

  

  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民间也有“冬至吃狗肉,明春打老虎”之说。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为什么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冬至鸽”或者羊肉呢?其实还有另一说法,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拉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者“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娇耳”或“扁食”,在我们这里就是“冬至鸽”。这当然只是传说,据确切记载,饺子在南北朝时才出现,但冬至吃饺子或“冬至鸽”祈愿身体康健却是民众的美好愿望。

  

  冬是春的先声,也是春天的序曲。冬天到了,春天也不远了。过了冬至,春节也近了。民谚说“冬至乌,过年酥(天晴);冬至红,过年耽(下雨)”。可见,冬至这个节气既关乎人的身体健康,也关乎来年春节的出行。天气晴朗,出门也开心;天要是不晴朗且下雨,出门也懒,是吧?所以,在这样一个如此重要的节日里,还是开开心心,和和美美地过吧,冬至大过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