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贵州出土体量最大,时代最早的青铜器长什么样吗?考古成果首次与观众见面,快来贵博开眼界!
近日,正在贵州省博物馆7号展厅展出的“多元一体入华夏:会稽与牂柯青铜文物展”,汇聚江苏镇江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共204件(套)青铜文物。
该展在宣传设计上,还融入了贵州少数民族卡通元素
特别的是,贵州体量最大,时代最早,从未公开展览的青铜器——青铜锛,也在此次展览中亮相。这也是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自2004年在鸡公山遗址将其发掘出土后,首次与观众正式见面。
贵州出土时代最早青铜器亮相该展
夏商周三代,中国青铜文明繁盛。商末周初,青铜文化向长江流域传播。江南会稽和牂柯故地先民吸收中原青铜技艺,铸造的装饰器、农具、礼器、兵器、车马器,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域性青铜文化。
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贵州的青铜文明从哪个时代开始?
在贵州出土的青铜器中,时代最早的是哪一件?
发现这些青铜器的遗址,揭开了怎样的地域性考古学文化?凭什么拿下“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跟张合荣一起追寻贵州青铜之光
来!跟随威宁中水遗址考古领队、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合荣,一起追寻贵州青铜之光!
手镯和锛
这是贵州时代最早的青铜器
这件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文物,是一件铜手镯残件,出土于1984年毕节青场瓦窑遗址。来自商周时期的它,是贵州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青铜器。
商周时期铜手镯(残件)
时隔20年,威宁中水遗址考古队在鸡公山山顶一处祭祀坑内,发掘出土和铜手镯同时期的青铜器——铜锛。这是目前贵州体量最大,时代最早的青铜器。
商周时期铜锛,首次以考古成果的方式,与大众见面
在木工业,有“三斧不如一锛”的说法。从新石器时代的玉锛、石锛,再到青铜时代的青铜锛,锛是原始农业中的主要生产工具。
“这件铜锛的铸造方法很原始,主要采用热锻冷处理,铜锛上还留有明显的锻打痕迹。”张合荣介绍,这件铜锛主要成分是天然红铜,并含有少量的杂质,虽然铸造技术和同时期相比稍显落后,但代表贵州已进入青铜器使用的初始阶段。
这件青铜锛的主要成分为天然红铜
“两件青铜器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对云贵高原青铜文化面貌,特别是贵州青铜文化的认识,对研究多元一体的中国古代青铜文明提供佐证。”张合荣说。
山顶祭祀遗址
开创全新考古学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青铜器外,鸡公山遗址还出土大量典型陶器组合细颈瓶、折沿罐、单耳带流杯、高领深腹大罐、双耳带流盆等遗物。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贵州商周时期考古的空白,对研究夜郎文化来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以鸡公山为典型遗址命名的地域性考古学文化——“鸡公山文化”是贵州在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考古遗存中,首次命名的考古学文化。
此外,威宁中水发掘的鸡公山遗址、营盘山遗址、红营盘墓地和银子坛墓地等不同时期的文化类型遗存,可建立起滇东黔西地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年代框架和演进序列。
鸡公山遗址内出土陶器
“全新的地域性考古学文化且时代延续性强,威宁中水考古的重大发现,使该遗址高票入选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从青铜器切入
看中华文明的兼容并蓄
“目前的考古发现佐证,在距今4000至3000年,贵州已吸收中原青铜技艺,开始进入青铜时代。”张合荣表示,中华文明的特质是兼容并蓄,以青铜为例,中国古代文明就是在交流和激荡中,逐渐生发出自身的面貌。
虽为残件,但铜手镯的发掘出土具有重大意义
如果你去到“多元一体入华夏:会稽与牂柯青铜文物展”,不妨试着从考古学角度看两地204件套青铜器,或许能从器物的细枝末节中,对“在文化差异和冲突下,民族文化是如何相互交融和整合”有着更为有趣、深度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