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上世纪60年代,人们会不由自主唱起“学习雷锋好榜样”;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鼓舞人心的《在希望的田野上》传唱山河大川;改革开放春风吹遍之时,那首《春天的故事》又久久回荡在耳边。每个年代都有自己的声音,每个城市也有自己的声音,那么在当下、在上海,我们的声音在哪里?
滑稽戏《上海的声音》展示了上海小弄堂里几个普通家庭的世代变迁,剧中拥有十几个有名有姓的人物,角色年龄跨度基本都是从20多岁到60多岁。四条故事线巧妙融合,居民们从一无所有到赚到第一桶金,接着又开始新的生活,通过演绎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来反映时代的众生相。
作品以滑稽戏一贯诙谐幽默的风格,讲述了上海棚户区居民的生活百态,并采用上海及江浙一带方言为载体,因此取名“上海的声音”。对于老上海人来说,它是一种情怀、一种记忆;对于新上海人来说,是融入城市的一把钥匙,通过上海各种各样的声音,走进这个大都市。
“话剧的坯子,滑稽戏的段子,新喜剧的路子”,《上海的声音》让观众看见了有别于传统滑稽戏的一部时代之作。编剧徐檬丹认为,剧中的人物刻画是整部戏的出彩之处:“角色来自老城厢,都是我们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滑稽戏写人物不容易,既要写出每个人的特点,也要写出他们的真性情,让笑料自然而然地从角色身上流出来。”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刘宁是北京人,1978年到上海读大学,通过看滑稽戏学上海话,“到现在,我听得懂70%。《上海的声音》让我感动到眼泪差一点就出来了。它做了一个特别好的事,就是真真实实地讲了上海人的好。”
上戏教授孙惠柱也表示:“《上海的声音》让我看到上海人金子一样的心,看到了弄堂里的人情冷暖,希望全国观众都能看到这个戏。”
编剧俞志清坦言,创作《上海的声音》目的就是要向观众证明,什么是真正的上海男人,什么是真正的上海女人,“说上海男人很怂,上海女人很作,这是偏见。”
“这是一部地地道道的上海戏,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人物都充满了上海的味。”在上海曲艺家协会主席吴新伯看来,剧中的“海派基因”是作品重要的成功密码之一。他表示:“滑稽戏最大的功能是让观众笑,但笑过之后,《上海的声音》还留下一些感人的东西。我觉得滑稽戏能够做到让观众笑之余,还能够让人流泪,是非常可贵的。”